第13章 猜測 (第1/2頁)
豐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還不止,還有力氣。
外賣員天天跑東跑西,爬樓爬梯。
不管是男外賣員,還是女外賣員,體力和力量上絕對沒有問題。
要不然的話,不是跟不上進度,就是自己都幹不下去。
如此一來,搬動幾十斤花盆就可以輕易解釋。
“或許,把花盆放回去擺好的舉動,真不是什麼強迫症,而是屬於下意識行為。
外賣員,由於偶爾會面對客戶的刁難,會下意識的比較小心,比如不要碰到客戶的東西。
這種下意識的舉動,完全可以解釋,他為什麼要把花盆重新放好,這可能是兇手自身都沒意識到的舉動。”
秦文雪越想,越覺得自己的猜測很有道理。
這一切種種,不但都能和外賣員掛鉤,而且還和普通男人掛鉤。
不敢說,外賣員就沒有高學歷,或者所謂的高素質人才。
由於某些原因,才‘自甘墮落’去做外賣員。
但,絕大多數外賣員,就是人到中年,但各方面又不足,找不到好工作的。
還有一大部分,是崇尚自由的年輕人。
他們同樣屬於各方面不足,但又非常崇尚自由,受不了一般工廠的條條框框,也會去送外賣。
而這兩種人,都算是比較普通的人,他們心裡都認同自己的普通。
所以他們做事,一般都是比較小心翼翼的。
顧客一旦打差評就會被扣錢,自然也具備一定的服從性。
如此一來,不敢隨意破壞別人的東西,就成了一種深入本心層面的潛意識。
他們會本能地認為,東西壞了,自己賠不起。
“還有一個點,外賣員走街串巷,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也是最普遍的……”
秦文雪搖搖頭,不再深入的想下去。
如果真實情況錯誤的話,她這麼聯想下去,就會陷入一套自我編織的謊言之中。
破案,需要的是多方面驗證,而不是單方面深入去思索。
一旦陷入單方面思索,就容易走入死衚衕。
就像本市的執法者,他們就沒有想過,為什麼第一個死者是被U型鎖砸死,其他除了有意破壞電線的那次,都是隨意弄的附近的東西殺人。
如果那個比較胖比較醜的女孩,真的是第一個死者,而這個兇手又不是很專業的殺手。
不是有仇的情況下,就必然是臨時起意。
如果兇手是外賣員,手上又有這種鎖,衝動之下,拿起鎖就砸,也不是不可能。
往後的案子,之所以會用隨手能撿到的東西殺人,反而感覺像是一種故意的掩蓋。
“如果從這個角度想,兇手第一次因為某種事情,衝動之下,用自己本身攜帶的U型鎖,殺死了那個胖女孩,之後逃走。
偏偏因為當時是下雨,線索被毀掉之後,執法者找不到他,導致他覺得執法者也不過如此。
在慌亂一段時間後,漸漸回過神來……”
想到這裡,秦文雪趕緊把七個死者的死亡時間表,調出來對比。
果然,從第一個死者死亡,到現在的三個多月中,第一個死者和第二個死者之間,相隔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
之後的五個死者,間隔的時間雖然不統一,但卻能明顯看出來,死亡時間間隔越來越短。
“這代表,我的猜測應該是成立的……
兇手第一次殺人,是屬於激情殺人。
殺了之後跑路,甚至可能出去躲了一段時間。
但後來發現,居然沒有被執法者發現,於是他又回來了。
因為第一次殺人,開啟了潘多拉魔盒,因此終究有了第二次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