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紅英認真回憶,記得這場豬瘟,應該是老早爆發的。但是等到豬肉緊缺,雞價格上漲,已經到了五六月份了。販雞熱潮結束,大概是八月底。
今年已經到八月份了,雞價格還沒有上漲,那既然不是今年發生,就一定是明年或者後年了。
沈建珍雄心勃勃:“那我們回去養雞去!養個幾千只上萬只。
到時候,把蘇州人民要吃的雞包了!”
張紅英嘲笑:“你曉得蘇州有多少人,吃多少雞不?還把他們吃的雞包了?”
沈建珍搖搖頭。
張紅英:“如果我們去開店,一天用十隻雞肯定是要的。一年,就,三千六百多隻。蘇州就我們一爿店嗎?蘇州老百姓自己不會買雞吃嗎?週末了,來客人了,總要買一隻的吧?”
沈建珍笑:“我管她有多少人要吃雞呢?要吃的人越多越好,貨越緊缺,賣的價格越高。
我也就是隨便吹吹牛,你怎麼還當真?”
張紅英道:“反正他們大老遠,用摩托車幾百里路運過來都有得賺,我們就養在本地,不可能賺不到錢。”
沈建珍嘆了口氣:“可是雞養在哪裡呢?
家裡就手片大的個地方,一萬隻雞,殺掉了堆起來,家裡都放不下。”
張紅英想了想,決定再透露點東西:“計劃糧馬上要取消了,鎮上決定搞田改桑,到時候就沒有那麼多水田,全變成地了。可以把雞放到自己家責任田裡去。”
沈建珍點點頭:“如果真有這麼回事,我們可以把田跟其他人調換一下,集中到一片。養雞也方便管理。”
鴨灣村的地形,是很典型的田包圍著地。旱地把水田分割成一片片的。
水田有的灌溉方便,有的不太方便。為了避免起紛爭,一片田按人頭均勻分給的村裡人。
一片水田大的大概四五十畝,為了方便耕種,劃成整整齊齊的田塊,中間有田埂分割。這些田量了面積,均算到人每個人頭上,一個人可以分到三四分田。沈建珍家四口人,最大一塊田是一畝二分的。
全家責任田五畝多,分佈在七片遠近不同的田裡 。這些田,遠的要走半個多小時才能到。近的就在家門口。
沈建珍對自己家田在哪裡,自己家門口的那片田都分給了誰,是知道的。但是要怎麼置換,才能把門前的那片田變成自己家的,就不知道了。他們家門前的田,剛好五畝出頭。
“我回去問下我阿爸。”沈建珍打定主意。
“你阿爸會聽你的?”張紅英表示不信。反正張小樹是認為自己最牛,別人沒一個及得上他的。
李小芳是“一個娘們家懂什麼?”張紅英是“女兒家懂什麼?”張紅星是“小棺材,你曉得點啥?等你大起來再講。”
所以張紅英只有乖乖聽話的份。
沈建珍卻疑惑:“難道不是誰講的有道理聽誰的嗎?
我小時候經常闖禍,但是隻要我能講出道理來,我爸不太打人的。只有我完完全全沒有道理的時候他才會打我。
平時我說點什麼事,只要說的通,他就不會反對。”
張紅英表示難以置信。農田啊,一家子一年的生計啊,還能聽一個小孩的?
不過回去問問總是沒錯的。
張紅英的課上完了,暑假那些臨時參加培訓的學生四下散去。而正經的學生開學還有半個月。這半個月就沒有生意可做,張紅英暫時空了下來。
兩個人要考慮下接下來做什麼。正在琢磨下一步做什麼的時候,事情有了轉機。
沈建珍陪張紅英去腳踏車庫取存放的東西,看到職校的圍牆拆了,但是又有工人在修房子。
對面的師範也在拆圍牆,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