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說堅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那個風和日麗的秋日,陶淵明的田園小屋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訪客。這位訪客是陶淵明多年的老友,他從遠方而來,特意為陶淵明帶來了一筐新鮮水靈的梨子。
這筐梨子個個飽滿圓潤,色澤金黃,散發著誘人的甜香。老友滿心歡喜地將梨子送到陶淵明面前,說道:“陶兄,久未相見,這是小弟從自家果園精心挑選的梨子,特意帶來與你分享。”陶淵明微笑著接過這份深情厚誼,眼中滿是感激。
老友在陶家小住了幾日,期間與陶淵明把酒言歡,暢談往昔歲月和如今的種種見聞。然而,當老友離去後,那筐梨子卻成了陶淵明心頭的一個難題。
每日清晨,當陽光灑進屋內,陶淵明的目光總會不自覺地落在那筐梨子上。他心中思緒萬千,“這筐梨子,雖是老友的一片心意,可我既未參與栽種,亦未付出辛勞,受之有愧啊。”
經過多日的思索,陶淵明終於下定決心,要將這筐梨子退還給老友。他仔細地將梨子重新裝入筐中,背起筐子,踏上了前往老友家的路途。
一路上,秋意正濃,金黃的稻田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彷彿在向他訴說著豐收的喜悅。但陶淵明的心思全然不在這美景之上,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退還梨子。
經過數小時的跋涉,陶淵明終於來到了老友的家門前。老友見到他揹著筐子前來,滿臉疑惑。
“陶兄,你這是為何?”老友驚訝地問道。
陶淵明放下筐子,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說道:“兄弟,你的心意我心領了。但我隱居田園,追求的是自給自足、心安理得。這筐梨子雖美,卻非我勞動所得,我實不能接受。”
老友聞言,不禁動容:“陶兄,你真是太過執著。這只是我對你的一點心意,你又何必如此較真?”
陶淵明搖搖頭,說道:“兄弟,你有所不知。我之所以隱居田園,便是要遠離世俗的紛擾,遵循內心的純粹。若收下這筐梨子,我心中便會有一絲不安。”
老友沉默片刻,而後長嘆一聲:“陶兄的高風亮節,小弟自愧不如。既如此,這筐梨子我便收回。”
陶淵明退休的訊息,如同秋風中的落葉,迅速傳遍了整個鄉村。有人對他的行為讚賞有加,認為他堅守了自己的原則和信念,是真正的君子之風;也有人覺得他過於迂腐,不近人情,辜負了朋友的一番好意。
村裡的一位教書先生聽聞此事後,專程來到陶淵明的家中,想要與他探討一番。
“陶先生,您退梨之舉,在村中引起了諸多議論。有人稱讚您的品德高尚,有人則認為您太過固執。不知您對此有何看法?”教書先生問道。
陶淵明微微一笑,說道:“先生,我所做之事,並非為了他人的稱讚或批評。我只是遵循自己的內心,不想違背自己的初衷。這梨子雖好,但非我應得之物,我若收下,心中難安。”
教書先生聽後,沉思片刻,說道:“陶先生所言極是。在這物慾橫流的世界,能像您這般堅守本心,實屬不易。”
隨著時間的推移,陶淵明退離的故事越傳越遠,甚至傳到了附近的城鎮。一些文人雅士聽聞後,對陶淵明的行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前來拜訪,想要一探究竟。
其中有一位年輕的詩人,對陶淵明的詩歌和為人極為仰慕。他在見到陶淵明後,迫不及待地問道:“陶先生,聽聞您退離之事,晚輩深感敬佩。但在這世間,大多數人都在追求名利,您為何能如此超脫?”
陶淵明帶著他走到田園之中,指著那片金黃的稻田說道:“年輕人,你看這稻田,只有經過辛勤的耕耘,才能收穫豐碩的果實。人生亦是如此,只有透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所得到的一切才有真正的價值和意義。我退梨,並非是故作清高,而是想要保持內心的那份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