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舜覓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昨晚上眾人都喝多了,到日上三竿,大家才陸續起床。看來,去簫韶峰得下午去了。
由於遊簫韶峰不需背行李了,二個民夫就沒有去了。
這樣,吃過午飯後,懷素、懷仁、黃益、劉宇生、劉創文、周書福,再加上李周延和雷古兩人。
一共八人,向城東南方向約一里地的簫韶峰而去。
來到簫韶峰,但見其峰巒平地拔起,獨立於田野之中。峰上古木參天,溶洞奇特。
傳說舜帝南巡至九疑,在此作韶樂,簫奏八音,聲播四方,百獸率舞,萬民歡欣。故將此峰喚作簫韶峰。
據說,延唐縣城,選址就是因為簫韶峰和泠水河(延唐縣也稱泠道城,古代建城選址比較注重風水)。
懷素等八人開始登山,也許是靠近縣城,簫韶峰有山間小路,比爬其它山峰要輕鬆些。
李周延家住下灌,離縣城和簫韶峰比較近,所以對簫韶峰很是瞭解,各處溶洞的特點和傳說,講起來頭頭是道。
這時,來到一處大的巖洞,李周延給眾人介紹道:“此洞名叫降龍洞,當時舜帝南巡至簫韶峰時,在此作韶樂,簫奏八音,聲播四方。當時此洞居有一條惡龍,聽舜帝韶樂後感化,從此不再惡害鄉鄰,反而在洪水來臨時及時吸水斷流,乾旱時又吐水以灌農田。我們村的下灌之名,就由此而來。”
懷素,劉宇生等人聽後,就隨李周延的步伐,往降龍洞深處走去。
但見溶洞寬闊高大,往裡走還有陰河,水流較大,並伴有水流拍打岩石之聲。
李周延止步,並叫住了眾人。說陰河水流大而急,不可深入。經常有膽大而進入者溺水而亡的事故發生。
眾人遊玩後,感嘆一番。聽著“嘩嘩”的陰河水聲,彷彿依稀間有聲樂自心間升起,心情平靜而祥和。
走出“降龍洞”,懷素等人又登上了簫韶峰峰頂,看著山腳下的延唐縣城,和周邊的山峰,彷彿所有的山峰無一例外都朝著主峰畚箕窩和次高峰三分石方向傾斜,就像是一群行人,急匆匆要奔往同一個目的地。
李周延告訴眾人。當地人把這種自然現象和舜帝死葬九嶷山三分石聯絡起來,認為萬山朝九嶷,實際上就是萬山朝舜帝。
據說,舜帝崩於蒼梧之野,長眠九疑。相傳常有仙鶴從海濱銜來珠砂,置於舜帝陵上。日積月累,年年增益,遂成小丘,人稱珠丘。珠細如塵,又有珠塵之名。
所以,舜帝陵又稱珠丘或珠塵。
懷素等人聽後,不禁對舜帝更為欽佩,沒想到舜帝在九嶷山一帶,如此受當地人的敬仰。
即使是身為自然界的仙鶴,也敬仰舜帝的偉跡,甘願為帝陵添香增色!
懷素看著簫韶峰周邊的美景,彷彿心隨著舜帝在九嶷山間,“解吾民之慍,阜吾民之財”。心繫萬民,德服三苗,除惡龍,重教化,勤民事而野死……
……
此時,李周延又說道:“有一天,舜帝在簫韶峰頂,看到天空一片彩雲,風和日麗,於是,舜帝與眾百官和唱起《卿雲》歌。”
歌曰:“卿雲爛兮,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此時,屬下百官,八州牧長同時和唱:“明明上天,爛然星辰;日月光華,宏於一人。”舜帝和百官眾賢還邊唱邊舞,鼓樂齊鳴,笙簫和合,沉浸在歡樂和諧、與民同樂的氛圍之中。
據當地村民回憶,當時,百鳥來朝,鳳凰、仙鶴來者不計其數,擠滿了簫韶峰的山間、樹枝、岩石等……!
後來,見百鳥遲遲不願散去,舜帝又唱起了《南風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當時,盤居在此的惡龍,正是聽完舜帝的《南風歌》後,受其感化,而轉邪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