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文明新章 (第1/2頁)
頂蕩八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金秋十月,紫禁城內處處透著豐收的氣息。文華館前的廣場上,各地送來的貢品琳琅滿目:有西域的駿馬雕塑,波斯的織錦壁畫,嶺南的象牙工藝,以及來自東瀛的漆器珍品。這些凝聚著匠心的作品,都將在即將舉行的文明成果展中展出。
葉知秋立在太和殿的臺階上,看著遠處川流不息的人群。自推行文化交流政策以來,短短數年間,各地往來愈發頻繁,文明互鑑的成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陛下,民間已經自發形成了不少文化交流的集市。"蕭遠珩遞上一份調查報告,"尤其是在邊境城市,各國商旅不僅交易貨物,更帶來了新的技藝和見聞。"
葉知秋翻看著報告,目光落在一段特別的記載上:西域商人帶來的玻璃製作技術與中原的瓷器工藝結合,創造出了一種新型的器皿,既有玻璃的通透,又有瓷器的韻味。這正是文明交融的生動例證。
文華館內,一場特別的展覽正在籌備。展品按照"文藝技物"四個板塊分類陳列。在"文"的區域,各種典籍的譯本整齊排列,從《道德經》的波斯譯本到《天方夜譚》的漢譯本,無不顯示著文化交流的深度。
"看,這是我們最新完成的《四海文庫》。"一位學者自豪地介紹道。這套叢書收錄了各國經典著作的互譯本,是數百位學者多年努力的結晶。
"藝"的展區最為熱鬧。牆上懸掛著融合東西方技法的畫作,玻璃櫃中陳列著各種創新樂器,還有匠人現場展示新創的工藝技法。一位突厥藝人正在演奏改良後的馬頭琴,琴聲中既有草原的蒼茫,又有江南的婉約。
"三年前,誰能想到突厥的馬頭琴能和我們的古琴這樣和諧地合奏?"蕭遠珩感慨道。作為這場文化交流的見證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其中的艱辛與喜悅。
在"技"的區域,展示的是各種實用技術的創新成果。波斯的灌溉系統與中原的水利工程相結合,創造出了更高效的農田水利方案。西域的玻璃工藝與南方的漆器技術融合,誕生了一種全新的裝飾藝術。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民生之利。"葉知秋駐足觀看一件用改良技術製作的農具,"文明交流的目的,終究是要讓百姓受益。"
"物"的展區則展示了各種融合創新的日用品。有采用波斯圖案的絲綢,鑲嵌西域寶石的首飾,還有結合各地烹飪方法創制的新式美食。一位老匠人正在向圍觀者講解如何將域外香料與中原調味相得益彰。
正午時分,葉知秋召集各地使節和文化使者舉行了一場特別的座談。與會者紛紛分享這些年的見聞與感悟。一位波斯學者動情地說:"文明的真諦不在於高下之分,而在於互補共生。"
"確實如此。"葉知秋接過話題,"就像醫術,各地都有獨特的療法,互相借鑑反而能讓醫術更加完善。這也是我葉家一直堅持的理念。"
下午,文華館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演出。這是一部融合各國藝術元素的大型歌舞,講述了絲路上各國商旅往來的故事。舞臺上,不同風格的音樂、舞蹈、戲劇手法完美融合,呈現出震撼人心的效果。
"這就是文明交融的魅力。"蕭遠珩低聲說,"每種文化都保持著自己的特色,又能和諧共融。"
演出結束後,葉知秋宣佈了一項重要決定:在全國設立文化交流中心,進一步推動民間的文明互鑑。這些中心將不僅是知識傳播的場所,更是創新的孵化器。
"讓文明交流走入尋常百姓家。"她說,"這才是最持久的力量。"
傍晚,一場別開生面的茶會在御花園舉行。來自各國的使節圍坐在一起,品著融合各地特色的新式茶飲。有人提議,何不將這種跨文化的創新精神稱為"文明新聲"?這個提議立即得到眾人贊同。
夜幕降臨,文華館的廣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