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滿園 (第1/2頁)
頂蕩八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秋日的明德堂格外熱鬧,各地官員、商賈、學者紛紛前來,為的是參加首屆學子們的展藝大會。整整三年過去了,當初那些懵懂的少年如今已經出落得大有氣象。
清晨,葉知秧在書房翻看著學子們的成長記錄。每一本竹冊上都記載著他們的點點滴滴:第一次登臺論學的羞澀,研習新知時的困惑,突破瓶頸後的欣喜
"先生。"林青雨匆匆進來,"太醫院的何大人到了,想先看看醫學班的成果。"
何大人是太醫院的新任院判,素以嚴苛著稱。此次特意前來,就是想看看明德堂的醫術教學是否如傳言般出色。
醫學班設在後院的藥圃中。走近時,但見幾位學子正在熱烈討論。
"這株當歸的藥性"有人說到一半,見何大人來了,頓時緊張起來。
"繼續。"葉知秧鼓勵道,"就當是平常研討。"
一個叫小翠的女學子壯著膽子說:"我發現這株當歸,雖然個頭不大,但根部發達,藥性應該很足。因為它生長的位置特別,既能得到充足陽光,土壤又保持著適宜的溼度。"
"哦?"何大人來了興趣,"如何證明你的判斷?"
"請大人看這個。"小翠取出一個小巧的儀器,"這是我們根據西域商人的量具改良的測量器。可以測出藥材的密度和含水量。"
她熟練地操作著,很快得出資料:"果然,這株當歸的有效成分含量比普通的高出三成。"
"妙!"何大人讚歎,"把醫術和算學結合,確實別開生面。不過,臨床如何?"
"請大人移步。"另一個學子說。
診室裡,一位老者正在接受治療。主治的是當初那個爭執不斷的李元鋒,如今已經穩重了許多。
"這位老丈是遠道來的,"他解釋道,"右腿有舊傷,最近又受了風寒。我採用新舊結合的方法:一面用傳統推拿手法活血化瘀,一面用西域的熱敷法消除寒氣。"
老者連連點頭:"確實比單純用藥效果好。小神醫的手法雖然特別,但很對症啊。"
何大人仔細詢問了治療過程,又翻看了詳細的病案記錄,滿意地說:"不拘一格,卻又條理分明,治學嚴謹。好!"
"何大人過獎了。"葉知秧說,"醫者仁心,這是我們教學的根本。"
正說著,又有人來報:禮部的官員來看禮樂課的成果。
禮樂堂中,早已準備就緒。只見學子們排列整齊,正在演示一種新創的樂舞。
"這是我們根據各地民間音樂改編的。"王子明介紹,"把北方的雄渾、南方的婉約、西域的奔放都融入其中。"
樂聲響起,舒緩中見奔放,細膩中有氣勢。禮部官員聽得連連點頭:"難得,難得。既不失傳統之美,又有創新氣象。"
"還有一個特別的發現。"王子明取出一份圖紙,"我們發現音律與算學相通。用這種方法教學,學生們掌握得特別快。"
這時,又有人來報:工部侍郎想看看技藝班的成果。
來到工坊,一派忙碌景象。有的在製作機械,有的在研究材料,有的在繪製圖紙。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小巧的水車模型。
"這是我們改良的新式水車。"一個來自江南的學子解釋,"結合了西域機械的原理,效率提高了一倍。已經在我家鄉試用,果然省力很多。"
工部侍郎仔細檢查機械結構,又翻看設計圖紙,不住地稱讚:"理論與實踐結合,而且想到了實用性。難得,難得。"
參觀還在繼續。每到一處,都能看到學子們的創新成果:有人把算學用於商業管理,有人把醫術結合農桑改良,有人研究物理原理改進工具
"最讓我欣慰的,"葉知秧對前來觀摩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