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薪火相傳 (第1/2頁)
頂蕩八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深秋的明德堂,楓葉正紅。一場特別的典禮正在舉行——首批迴校任教的老學生們將正式成為明德堂的教習。在葉知秋看來,這是明德堂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步。
"今日受師命,執掌醫術堂。"林青雨跪在葉知秋面前,聲音微微發顫,"願繼先生衣缽,教導後學。"
葉知秋親手為她戴上象徵教習身份的玉佩:"記住,為師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心繫桃李。"
王子明從西北分院回來,將執教兵法與邊務:"學生在邊塞多年,深知治邊之難。願將所學所感,傳授給更多有志之士。"
趙世勳主理商道堂,李元禎執教政務。一個個曾經的學生,如今都成長為獨當一面的良師。葉知秋看著這些熟悉的面孔,心中百感交集。
"先生在想什麼?"蕭遠珩輕聲問。
"在想當年,他們第一次來明德堂時的樣子。"葉知秋微笑,"王子明還是個粗魯的鄉野少年,林青雨連說話都怯生生的"
典禮結束後,新老教習們聚在一起商議教學事宜。葉知秋特意制定了新的制度——每位老學生都要帶幾個新學生,形成傳承體系。
"就像一棵大樹,"她解釋道,"要有主幹,也要有枝葉。你們既是學生,也是老師,要學會傳承,更要學會創新。"
王子明第一個舉手:"學生在西北發現,很多邊地經驗都是書本上沒有的。不如讓新學生也多去實地走走?"
"好主意。"葉知秋點頭,"可以設立遊學制度,讓學生們輪流到各地分院學習。"
林青雨也提出建議:"醫術一道最重實踐。學生想在城中各個醫館設立實習點,讓師生一起坐診。"
一個新來的學生怯生生地問:"可是我們資質駑鈍,會不會耽誤先生時間?"
"說得什麼話!"趙世勳板起臉,但眼中帶著笑意,"當年我們也是這樣過來的。先生從不嫌棄學生資質,只要求用心。"
葉知秋欣慰地看著這一幕。老學生們不僅繼承了明德堂的學問,更繼承了那份教育的初心。
正說著,外面傳來喧譁聲。原來是各地官員派人送來了請柬,都想請新任教習去當地講學。
"這可如何是好?"李元禎為難地說,"總不能都離開明德堂吧?"
葉知秋胸有成竹:"可以輪流外出。一面傳播學問,一面也能讓學生們見識各地風物。"
這個提議立刻得到大家贊同。就這樣,一個新的教學制度逐漸成形——以明德堂為總院,各地分院為枝葉,教習們則像春風化雨般,把知識帶到四面八方。
午後,葉知秋帶著新老教習們在校園裡散步。秋日的陽光灑在古老的建築上,映出一片金黃。
"看,"她指著一棵老梅樹,"這就是當年第一批學生種下的。現在已經開花結果,就像你們一樣。"
王子明摸著粗糙的樹皮:"記得種樹那天,先生說,求學如樹,要生根發芽,更要開花結果。"
"可我們現在是樹,還是果子呢?"李元禎打趣道。
葉知秋笑了:"你們既是果子,也是新的種子。今後要在各自的領域生根發芽,培育更多的桃李。"
傍晚,新任教習們各自帶著學生去準備課程。葉知秋和蕭遠珩在書房裡整理教學章程。
"你看這個安排如何?"蕭遠珩展示一份課表,"除了固定課程,每位教習都要定期帶學生實踐。"
葉知秋仔細看過:"很好。不過要注意,實踐不是遊玩,要讓學生們真正學到東西。"
正說著,林青雨來稟報:"先生,醫術堂的課程安排好了。除了基礎醫理,我們還增加了急救、護理等實用課程。"
"不錯。"葉知秋讚許道,"醫者仁心,最重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