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屯田日久 (第1/2頁)
執手星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誰也沒想到,姜青林直接在關中沉寂了整整三年,三年間,張元妄圖吞併整個益州,已經佔領了漢中,巴郡,羌人和齊人豪強們則已經佔領了整個涼州,對關中虎視眈眈,姜青林似乎對這一切都視若無睹,只待在關中搞屯田。
朝廷那邊不斷傳令要求姜青林出軍,姜青林的理由很簡單,兵力不足,倉皇出兵無法取勝。
這讓一部分大臣攻訐姜青林養寇自重,也有一部分大臣攻訐司徒崔燮當初要求冀州幽州兵馬歸鄉,敗壞西北局勢,這兩方人在朝堂上時常爭吵。
終於在第四個年頭的秋收後,姜青林出兵了。
姜青林出動了四萬大軍,徵發民夫九萬,一出手就是大動作。姜青林領軍直接殺進涼州武都郡,僅三月餘就收復了涼州的武都,隴西,漢陽三郡,隨後,姜青林就停下了步伐,在三郡也搞起了屯田,不再進兵。
涼州各勢力急忙聯軍三萬由馬錦率領前來進攻姜青林,妄圖將其趕出涼州,姜青林領一萬軍迎戰,先是以六千步卒正面硬撼涼州軍,四千騎兵左右穿插襲擊,大敗涼州軍。
涼州聯軍戰敗後,安定郡,北地郡直接投降,之後不到三月,齊人豪強的頭領韓安背刺馬錦,拿著馬錦的首級和金城郡前來投降,姜青林直接得了涼州六郡之地,只剩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
“韓安,你畢竟之前起兵對抗朝廷,如今歸附終究會有他人非議,今日我給你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請殿下示下!”韓安很老實地應承著。
韓安一投降,姜青林就率領大軍進入金城郡,並讓韓安全族人遷入長安,現在的韓安已經徹底老實了,根本不敢再起其他小心思。
“我現任命你為車騎將軍府左中郎將,領本部兵馬並涼州軍一萬,前去收復涼西四郡,只要拿下四郡,我保舉你為徵西將軍。”
“末將絕不負殿下厚望。”韓安老老實實地跪在地上叩謝姜青林。
韓安投降姜青林也是有考慮的,當聯軍都敗給姜青林後,韓安就明白自己這窩人是成不了事的,乾脆直接投降姜青林,而姜青林在大齊朝堂上的處境也是比較尷尬,這樣更有可能收留自己,甚至將來跟著姜青林另成一番事業。
安排韓安前去西征,姜青林則在武都屯兵三萬,圖謀進攻張元。
這幾年,朝廷對益州的張元一直很重視,專門選任了益州刺史,聯合當地的幾位太守進攻張元,雙方在巴郡多次交戰。
現今姜青林基本平定了涼州,張元就陷入了孤立無援,腹背受敵的狀態,這讓張元惶惶不可終日。
張元的手下也各自尋求出路,其中張元手下的斜谷守將李凱投靠姜青林,姜青林親領大軍走斜谷,佔據了漢中,沒多久巴郡也被益州刺史領兵收復,張元不知所蹤,據說獨自遁入深山中,下落不明。
剿滅了所有的叛賊,姜青林明白很快朝廷就要制裁自己了,不想重複上次的境遇,姜青林派兵直接前去奪下了函谷關,然後領著四萬大軍出關,陳兵洛陽城下。
誰也沒料到姜青林竟然如此之莽,就差舉兵造反了。
姜青林手下軍隊主要分為三部分,系統給的軍隊不用說,關中軍本就是因為姜青林屯田才安定下來的百姓,涼州軍更是和中央朝廷多年隔閡,這些人天然地更擁護姜青林而反對朝廷。
出來見姜青林的人還是司徒崔燮,這一次崔燮比上次要多了一分驚慌,畢竟姜青林這一次就要掀桌子了。
“殿下何故陳兵於此,如此只會讓陛下與殿下之間生隙啊。趁局勢還未到不可挽回的餘地,殿下應該速速退軍。”
“崔司徒,我此來並非對抗朝廷,對抗父皇,而是朝中有奸臣,迷惑父皇,離間我父子君臣。”
聽到這話,崔燮感覺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