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言隨後將新加入的黎長森等人介紹給了自己手下的老營弟兄們,他們對於這些同處一個陣營的兄弟充滿了熱情,很快就打成一片。
蘇言樂得看見手下的人團結一致,他讓人將海圖交給陳釗俊後,便將目光投向了這艘船上的軍火庫,正如徐是文之前說過的,這艘戰艦正準備投入例行的遠洋遠航巡邏,打擊印度洋海盜,船上的軍火庫內儲備了大量的槍械彈藥。
好在荷蘭人對軍火庫內的儲備數量都有做冊子統計,就免了蘇言的人去一件一件的數了,他直接去將冊子拿過來進行人肉翻譯。
一番檢視後,蘇言終於摸清楚了船上的槍械儲備情況,這艘船上的軍火庫一共儲備了三十五支燧發手銃、一百六十支火槍、五十把軍刀和各類炮彈2640枚,確保每一門火炮能夠發射60次,因為是此行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打擊印度洋上猖獗的海盜,所以不僅炮彈裝了很多,火藥也裝了十一噸。
而到了這個時候,蘇言才終於有心思去檢視他們繳獲來的火槍了,這些火槍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樣,這並非是歐洲大陸常見的那種槍身較長的火槍,而是偏短的一種,更像是騎兵用火槍。
這種火槍在後世被稱為“荷蘭火銃”,它屬於一種600mm最大管長的燧發火槍,因闊口和短身,這種武器在後續發展為龍騎兵的配槍,因為短於同時代歐洲各國的燧發槍,所以在射程上存在劣勢,一般只在騎兵、城防和海軍中運用。
這些火槍在面對先進的歐洲殖民者時或許充滿劣勢,但面對爪哇群島的一種土著國家是綽綽有餘了,只不過蘇言現在的最大敵人是荷蘭人,他要考慮的也是荷蘭人在南洋的武力,至於那些土著國家還要等他拿下巴達維亞以後才能去考慮。
從軍火庫出來後,蘇言又去底下的船艙走了一圈,看看船上有多少食物和淡水,能夠支援多長時間,讓他感到驚喜的是,船上的物資都已經按照出航的標準儲備了起來,荷蘭作為海權國家,對於水手的待遇可以算是同時代國家中最好的了。
按照標準,船上的水手每人每天能夠得到3升淡水和1升葡萄酒、啤酒等含低酒精的飲料,船上因此儲備有八萬升淡水和三萬升酒精飲料,還有供給軍官的250升烈酒與250升醋,作為主食的20噸餅乾和燕麥、10噸麵粉、8噸醃製牛肉和豬肉、7噸蠶豆和其他豆類、1噸大米、0.8噸乳酪、0.55噸鹹魚和150kg糖。
這些食物確保船上的水手能夠在海面上航行至少三個月的時間,而因為登上戰船的華人數量比原定的250船員少,多出來的配給也能延長食物儲備的支撐時間。
其實如果真的按照標準,船上應該還養有雞、牛、羽鴿等牲畜作為新鮮的肉食來源的,不過蘇言他們奪船太早了,那些牲畜還沒被趕上戰船就被開走,另外前面提到的,荷蘭對於水手的待遇是同時代國家中最好的,早在1695年,東印度公司就規定必須向船隻提供橙、檸檬、蘋果等水果,每一名水手的檸檬汁配給定額為32升。
因此,船上還有存放著不少水果,雖然這個時代的水果的味道遠不如後世那般美味,但能夠防範敗血病補充維生素,這點難吃也就不是不能接受的了。
……
從船艙走出來,蘇言沒有急著去審訊那幾個被關押在船艙內的荷蘭人,他清楚那些荷蘭人必須要晾一晾,先關一段時間壓一壓他們的脾氣再拉出來問話也不遲。
隨後,蘇言將跟隨自己的老營弟兄和陳釗俊都召集了起來,在戰艦甲板的前端,蘇言輕輕撫摸著架設在艦首的24磅艦炮,看著將自己圍城一圈的眾人,說道:“眼下我們雖然順利逃出來,但危險並沒有徹底結束,而且此去南洋路途遙遠,又有海寇出沒,我們必須未雨綢繆,提早做好迎戰準備。”
“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