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工作,出書 (第1/2頁)
等太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事情說起來也是瑣碎,畢業在即,李文文需要考慮的事情就是到哪裡去工作,按道理李文文是從鋼鐵廠子弟小學被推薦到的大學裡的,畢業後應該重新回去。
但是現在鋼鐵廠和家電廠分開了,李文文再回去鋼鐵廠上班總是有些怪怪的。
張國安也提起來家電廠的小學已經建好了,就準備秋天時候招第一波學生來,家電廠也要有自己的子弟小學了,不用大老遠跑去鋼鐵廠。
家電廠的蓬勃發展某種程度上也算是讓郊外這片地方成了涼城另一個繁華的地區,家電廠賺到了錢,修起來體育場,活動中心,工人們下工之後在這裡玩玩鬧鬧。
現在小學也已經建起來,眼看著工廠的發展越來越好,家電廠已經取代了鋼鐵廠在涼城人心目中的位置,大家教育孩子都是,“好好努力將來去家電廠上班。”
李文文大學畢業後再回到原來的學校也算是有些尷尬,畢竟一般情況下深造完都是要升一點的,但是學校這種地方和其他單位不同,晉升空間有限,原來的馮校長年紀到了退休了。
馮主任憑藉多年的勤勤懇懇坐上了校長的位置,之前拿到大學推薦名額的那位模範教師現在是學校裡面的主任。
李文文回到紅星子弟小學也只能是個普通教師,頂多加一級工資,李文文要真是個胸無大志的混子也就罷了。
可惜李文文在大學裡面經受了幾年師範教育,慢慢有了自己的職業理想,想要在工作實踐中應用。
但是紅星小學老教師居多,大部分比較保守,李文文雖然快三十歲的人,但在老教師眼裡也不過是個年輕孩子,想要大刀闊斧的改革,屬於是天方夜譚。
再加上李文文也不確定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得到馮校長的支援(之前的馮主任),畢竟改革意味著冒險,而實行原來的規則紅星小學也屬於當地有名的學校。
綜合之下,李文文拒絕了馮校長的邀請,決定去家電廠子弟小學大展身手,確定好工作的地方,李文文開始享受大學最後的時光。
這個年代的大學生活細說起來,李文文覺得比現代好玩很多,雖然沒有各種電子設施,不能去外面燈紅酒綠,但是去除了外界的東西,人更容易注意到那些最本質的東西。
李文文在大學裡看過了人生中最多的書,在圖書館度過春夏秋冬,重新發現了文字的妙處,那些放在現代很少翻閱的書成了這個時代最好的消遣,也在這種消遣中,李文文變得腹有詩書氣自華。
不過李文文覺得大學裡最大的收穫還是自己編撰出來的幾本書,這個時候不像後世教輔資料百花盛開。
之前教學過程中李文文只能偷摸的使用夕夕系統購買的資料,但是這幾年裡,李文文開始自己試著整理編寫學習資料。
真正整理過程中李文文發現自己居然這麼瞭解課本,想想也是,十來年的教學,對課本已經非常熟悉。
再加上這時候和後世的小學不一樣,學生真的是從零開始,知識的獲取途徑就是學校,學生整體的素質有限,所以課本也很容易,李文文把小學五年的題目編寫到一起,也才後世一本資料書那麼厚。
這還是因為李文文手寫的原因,要是換成列印,估計會更薄。
李文文這幾年的閱讀也不是無用功,在大量閱讀中李文文了解到了這個時代的文學傾向,從中篩選出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文章和故事整理到了一起,並且根據不同文章給出了題目,編寫出來了一本閱讀書。
林雪和系裡的老師知道李文文編寫了這兩本書後立馬讓李文文給他們看看,林雪沒有小學工作的經驗,也只是覺得這兩本書成體系。
而學校裡的其他老師基本上都去小學工作過,多年的鑽研讓老師們很有經驗,知道這兩本的價值,極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