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太子愛德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00章 各方告急
波蘭翼騎兵輕而易舉的撕穿了奧地利步兵的方陣,在足足三千名重騎兵的衝鋒下,奧地利軍隊的防線顯得如此單薄。
步兵們迅速被踐踏得不成樣子,騎槍的威懾讓奧地利人難以抵禦。
如果奧地利還保留有長槍兵的話,他們其實可以抵擋住翼騎兵的。
畢竟瑞典的古斯塔夫二世,古二爺已經向大家演示過如何操作了。
但長槍兵早就已經被淘汰了,奧地利軍隊的命運就已經註定。
同時奧地利炮兵的炮火覆蓋效果並不好。
對方衝刺的速度太快,導致不少炮火落空,到了近前時,因為己方步兵,炮兵又不得不拘束起來。
看著自家的步兵被那些再一次收起白旗的波蘭步兵殲滅,弗朗茨心疼的滴血,這可都是哈布斯堡的精銳輕步兵啊。
弗朗茨此時強自鎮定下來,他已經撤回了不少步兵,對方所能造成的損失已經被他減到極致。
現在就是卡死對方的重騎兵,避免對方發動第二次衝鋒,然後伺機殲滅對方。
再不濟,他也得帶著這些部隊撤回克拉科夫。
弗朗茨相信,這一回不過是措手不及而已,等到他回到克拉科夫休整一番後,再戰過一場,他依舊有把握贏下這場戰役。
阿朗達爾-穆斯塔法帕夏沒能再有第二次衝鋒的機會,弗朗茨也沒能夠找到機會卡死對方,雙方都帶著遺憾結束了這場戰鬥。
克拉科夫戰役,波蘭一方參戰人數五萬,傷亡高達九千,奧地利一方參戰人數四萬,傷亡高達六千。
可是對於奧地利來說,這無非就是一場失敗的戰役而已,最多讓他們在後續的分贓中付出的代價大一些。
可對於柯斯丘什科為代表的波蘭而言,這就已經打亂了他們的戰略部署了。
按照設想,就這一戰,就應該擊潰奧地利軍隊的主力,使得對方短時間內無力再往這邊派遣更多的軍隊,好讓柯斯丘什科抽出部隊支援普魯士方向。
但現在的情況是波蘭軍隊成功的擊退了對方,可離重創甚至消滅對方的主力還差得遠,這就註定柯斯丘什科沒辦法支援普魯士方向。
英雄朝著天空嘆了一口氣,頭頂厚重的雲層就好像此時波蘭的處境一樣,讓柯斯丘什科難以釋懷。
戰局不利的不止奧地利方向,俄國方向同樣如此。
開戰伊始,波蘭軍隊就陷入極其被動不利的境地。首先,沙俄在人力與物資方面都對波蘭呈現出碾壓態勢
而波蘭人由於常年扯皮外加地方對抗中央,戰前準備可以說是相當差。
儘管波蘭議會臨時徵召了不少老兵,但其中仍舊有許多是民兵或沒有訓練的新兵。
最糟糕的是,此時波軍正處於重新編制的狀態,番號,武器,彈藥的配給尚未完成,軍工廠匱乏,缺少重武器和充足的後勤補給。
除此之外,因為長久的滲透以及塔戈維察帶路黨的積極賣國,俄軍對波蘭的兵力分佈和其他戰略情報瞭如指掌,波蘭軍隊則對俄軍開始的動向幾乎一無所知。
波蘭軍隊只能按照柯斯丘什科的部署做防禦,但是柯斯丘什科終究是紙上作圖。
幸好此時作為俄國方面總指揮的是十八世紀晚期的波蘭名將約瑟夫·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當代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的侄子。
在實地考察後,他做出了改動。
第一場戰鬥是敖普薩之戰,俄軍先鋒在渡過道加瓦河準備進攻布拉斯沃夫城。
他們受到立陶宛守軍在附近敖普薩村的頑強抵抗,俄軍試圖包圍村莊,立陶宛軍拼死突圍成功。
雙方各損失了約數百名士兵,隨後俄軍佔領布拉斯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