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太子愛德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86章 苦一苦百姓(為醉仙劍加更)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初期,有著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利潤即是一切。
為了利潤,英國人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但在一個尚且只有生產與銷售的環節裡,應該如何追求高利潤呢?
如果連這個問題都答不出,塞利姆只能說資本家也就不是資本家了。
而帶英對於這道題的回答,那不僅是完美做對,甚至可以說連隱藏附加題都讓他答了。
誰能夠想到,在資本家們的工廠裡還有三四歲的童工?
還不是一名兩名,而是成百上千人的出現。
這些童工的壽命,通常不會超過二十歲。
過早的進入暗無天日的工廠中,會讓他們的身體遭受嚴重的摧殘。
塞利姆記得自己曾經看過一篇傑克—倫敦的名為《叛逆者》的短篇小說。
被稱為紅色作家的傑克-倫敦以令人辛酸的筆調描述了一個名叫喬尼的孩子。
他從七歲起就被生活所迫到工廠去做童工,忍受資本家的剝削和監工們的鞭打。
到十二三歲時,他已經先後在麻紡廠、玻璃廠、織布廠幹過活。
每天天不亮母親便把他從床上拖下來。由於睡眠太少,他像一頭疲倦到極點的小動物,對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最後倒下了。
小說的具體情節,塞利姆已經記不太清了。
他只記得這個名叫喬尼的孩子曾經對“浮島”蛋糕抱有深切的期待,但當他最後吃到時,他卻已經嘗不出味道,“勞動畜生”的生活已經讓他麻木。
而作者傑克-倫敦的童年,正是過著這種“勞動畜生”的生活。
傑克-倫敦在這篇小說的開頭放了一首風趣的打油詩:
今天我打起精神去上工,
主啊,保佑我不做懶惰蟲;
如果天黑前我已經死掉,
上帝保佑我乾的活沒問題。
阿門。
傑克-倫敦的時代尚且已經到了十九世紀末期,那十八世紀呢?
作為工業革命的首發地,英倫三島人口不多,勞動力有限,為了降低成本,英國的資本家們將目光投向了婦女兒童以及街邊流浪人士。
一名成年男工的薪水,可以僱傭2名女工,可以僱傭3~7名童工,年齡越小的工資支出越低。
相比成年人,童工明顯更加容易管理,鎮壓罷工也更加簡單,在勞動強度需求不是太大的工廠充斥著大量的童工。
這些童工的來源也是五花八門,一部分是底層民眾迫於生計,將孩子送進了工廠;另一部分就是從交易市場上買到的。
沒錯,這個時候童工也是一種商品,孤兒院、教會救濟院、人販子就是最大的賣家,還有極少的一部分是被父母賣掉的。
如果說童工還會發工錢,那麼流浪人士嘛,三年一批,活著的,也別想出去,死了的,也不用出去了。
工廠為你服務一輩子,活著的時候每天吃點摻沙子的黑麵包以及一些不知道拿什麼做的濃湯,死了嘛,城外一扔,迴歸自然,主打一個貼心。
可以說,血腥工廠,就是這個時代最真實的社會寫照。
帶英一面透過瘋狂壓榨童工謀取暴利,一面又在外界塑造出一副紳士的模樣,給教會捐款、投資教育,美其名曰資助貧困學子。
不得不說,我帶英簡直是立牌坊界的典範,堪稱界-帶清。
馬導師有一句話說得相當之妙。
“資本來到這個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這也是賽大帝為什麼要開辦義務教育的原因,原始資本的積累確實相當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