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同名作詞家、冷門詩人? (第1/2頁)
紅薯七十二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唱了半節課後,朱老師看大家已經有點疲態了,於是暫停下來。反正很多人對這首歌十分熟悉,並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上面,於是她開始了下一部分內容。
“除了《青花瓷》,我們近幾年也出了很多古風歌曲,比如這首。”
同時,朱老師的教學白板上出現了“知否知否”幾個大字,這是一個音樂影片。
北宋,本來還在回味著上一首歌,作詞靈感突然爆發的李清照被旁邊的侍女提醒了一下,她抬起頭看向直播屏,發現碩大的幾個字,比較吸引她的是“作詞人”這一行,裡面有她的名字。
看到這,李清照一愣,最先的反應是:和我同名的後世人?
朱老師:“這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首古風歌,它是根據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加以改編創作出來的。歌曲延續了李清照婉約的詞風,感情細膩,現在大家也唱累了,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歌,大家可以仔細體會一下這種型別的古風。”
北宋,李清照:還真是根據我的作品改編的啊?
她有點沒想到,雖然很多朝代確實喜歡把詩詞配上合適的曲子傳唱,但是看裴姝他們這個時期的人用語都是大白話,她以為歌曲也是一樣的呢。
沒想到後世的人還喜歡用他們這些已經作古的人的曲子來唱呢。
看到作詞人那裡是兩個人,她倒是想看看後世的人是怎麼給她這首詞改編的。
【一朝花開傍柳,尋香誤覓亭侯,縱飲朝霞半日暉,風雨著不透。】
這一句出來,李清照努力從中尋找和自己相關的資訊,好吧,沒找到。不過曲風還真的有點和她的詞風類似,她對這個改編基本上滿意。
【一任宮長驍瘦,臺高冰淚難流,錦書送罷驀回首,無餘歲可偷。】
這句出來,還是沒有和她的詞有關的句子,李清照有點懷疑:這真的和她有關嗎?
不過想到後世的現代詩是很長的,她突然不覺得奇怪了。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整首歌唱完,李清照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改編的啊。直接把她的詞加進去,把她作為作詞人之一,她突然就能理解了。
整體上李清照覺得自己還是滿意的,這樣的改編有一種別樣的風味,反正挺合她的口味的。
她寫這首歌的時候是懷著一股惜花傷春之感,不過後世的這首歌裡面除了這種感覺,好像還被注入了其它的情緒。
想到前面看到的同名電視劇主題曲,她有點好奇這電視劇是講述什麼故事的。她在這段影片裡面看到了很多人物出現,出現最多的是一個圓臉的女性角色,看起來有點可愛。
但是劇情是連不上的,李清照想:估計是什麼後宅之事吧。
朱老師一臉意猶未盡地聽完這首歌,開啟另外一個影片:“除了這種型別的古風,還有另外一種,就是直接給古代的詞譜曲的,比較典型的一首是《但願人長久》,根據蘇軾的《水調歌頭》改寫而來。”
聽到這,輪到蘇軾愣了。
前面他還沉浸在《知否知否》裡面,覺得這種型別的歌曲確實怪好聽的,突然聽到自己的名字和詞,他有點沒回過神來。
蘇軾想:我的也被改編了嗎?
這次的影片裡面出現了一個人,一個在古人看起來裝扮怪異的女人,她手持一個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那個東西放在她嘴邊,然後一個聲音緩緩而出。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聽到這些熟悉的詞句,蘇軾才確認這真的是在說他,很快,他就靜下心來認真品味根據自己的詞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