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公屏上的諸侯紛爭 (第1/2頁)
紅薯七十二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講完中華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國家,進入到了下一部分內容,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
胡老師:“提到春秋戰國時期,同學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有人回答:“亂。”
對於應付考試的人來說是這個樣子的,別的朝代記帝王的時候,每個時期只用記那麼幾個人,春秋戰國時期就不一樣了,這個公,那個公,這個王,那個王的。
加上這些國家一直打來打去,變來變去的,這段歷史學起來真的很痛苦。
有人慶幸還好歷史上大部分朝代不是這樣的,不然歷史要更難學了。
西漢,劉邦:沒錯,就是亂,所以說秦始皇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平定了如此混亂的局面。
唐朝,李世民:概括來說的話,其實也是沒錯的,就是用詞簡單粗暴了一點。
胡老師:“春秋戰國時期確實是亂世,但是我們僅用‘亂’字來形容這個時期是不準確的。這一時期政治動盪,但它也發展了經濟、促進了民族交融,還有繁榮的思想文化。”
“諸侯紛爭和變法運動都發生在這個時期,有史學家提出這樣的觀點:這個時期的變革並非區域性的、一事一物的興替,而是由一系列相關性變遷運動構成的大變局。”
秦朝,秦始皇:朝代更替怎麼可能是簡單的事物興替呢?明顯是以前的制度不適用於當今社會了,該變了。我有點理解後世這門歷史課了。
北宋,趙匡胤:是這個道理沒錯,只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動盪之激烈和變革範圍之廣在之前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不過這不是唯一的分裂期,後面還有幾場呢,歷史果真是不會一直平平靜靜的。
胡老師:“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這個時期也被稱為春秋時期。此時周天子的控制力逐漸削弱,各諸侯國紛紛擴張勢力當霸主。據史書記載,春秋初期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就有一百四十多個。”
商朝,帝辛:哈哈,一百四十多個諸侯國,你們還當什麼周天子呢?
西周,姬發:。。。。。。這周天子當得是多麼沒有權威才能讓這麼多諸侯稱王的?
胡老師:“周天子的威嚴喪失到了何種地步呢?周平王在位時,發生了‘周鄭交質’事件,事情的起因是”
胡老師簡略講述了“周鄭交質”及繻葛之戰事件,重點強調了周桓王與鄭國開戰,結果被箭射中狼狽逃跑,之後鄭王還派人去“慰問”周桓王這段歷史故事。
西周。
姬發:。。。。。。怎麼一代還比一代差了?堂堂一周天子,居然把自己的兒子交給小國做質子?我以為我們姬家做了天下共主之後就不會再發生這樣的事了呢?而且後面的周人打仗居然打不過小國。不對,這個鄭莊公也是姬家的人,搞半天還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鄭莊公姬寤生:他周天子這個位置之所以還能安穩坐著,靠的可是我們鄭國,結果你不好好感謝我們就算了,居然無禮於我鄭國,還想剝奪我的政權,不打你打誰?
周桓王姬林:要不是你姬寤生太過專橫跋扈,我會想分你的權嗎?而且你居然派人來割我溫地的小麥和稻穀,這口氣怎麼咽得下去?就是。。。。。。就是最後誰能想到居然輸了。
本來各朝代的人都在認真聽課,不知道是不是誰心裡實在氣不過,在公屏上發了一句怨言,結果對方也開始爭辯起來,你來我往,最後開始互相攻訐。
一方說你不遵守周禮,以下犯上;一方說是你先失信失禮的,枉為天子。罵著罵著把其他幾家也牽扯進來了,一時之間,公屏上熱鬧非凡。
西周,姬發:好歹都算是兩個國家的君王了,怎麼有一種市井罵街的感覺,你們不覺得太丟臉了嗎?我們老姬家沒有你們這樣的後代(捂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