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宅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去財會學校報到那天,黃翠蘭把俞敏委託給了同村的徐子豪。徐子豪在s市理工技術學院工作,可以順便把俞敏送到學校。

臨走前,俞敏回頭朝周軍家的方向看了一眼。發現周軍站在自家門前,正在朝這邊張望。

俞敏趕緊縮回視線,埋頭走路。

俞敏精神亢奮,腳底生風,跟在徐子豪身後,朝村部乘車點走,準備搭班車前往s市。這是俞敏第一次離開家鄉,第一次去到s市。既激動向往,又有點忐忑不安。

能肯定的只有一點,那就是,醜小鴨要飛出去,成金鳳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向俞敏敞開了大門。

財會學校這一屆新生,面向s市十六個縣市區,招收了三百八十名成績優秀的初中畢業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家庭條件都不好。

但國家發給生活補貼,每人每月二十七元飯菜票。由各個班生活委員,統一從學生科領取後,發到每個同學手上。

學校有四個食堂,憑票就餐。學費、管理費、住宿費也全免。寒門學子最起碼的基本生活有保障,沒有後顧之憂。

象俞敏這樣,家庭條件極度貧困的學生,家裡不再另寄生活費,也沒有零用錢。每個月就憑二十七元飯菜票度日。家裡只負擔俞敏的來回路費。一年到頭,一次新衣服也不買,撿周紅周英的舊衣服穿。

正在長身體的俞敏,有時候,四兩米飯不夠吃。吃不飽,那也沒辦法。只能餓著肚子,等下一頓。

對青黃不接的俞敏來說,每個月最特殊的日子,就是月底最後一天。因為那天,發放下一個月餐票。

慶幸的是,同一寢室,俞敏的下鋪,樊桂花,是城鎮戶口,經濟條件比俞敏好,經常接濟俞敏。樊桂華偶爾會把零食分給俞敏一點點。有時候,一個烤紅薯;有時候,一兩塊餅乾。

樊桂花挑食。菜裡面白花花的肥肉,她從來不吃,全扒拉給俞敏。有時候,還會將三兩米飯,也扒拉出三分之一,給俞敏。

俞敏則一點也不嫌棄。來者不拒,統統送下肚。

別看只是一所中專財會學校,日常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完全按軍事作息方式,管理學生。比如,冬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十分鐘洗涮。然後操場集合,早操。然後統一排隊跑步,繞校園一圈。然後半小時早自習、半小時早餐。

上午四節課,課間操、眼保健操。下午兩節課,眼保健操,外加一節課外活動課。然後晚餐。晚上七點到七點半,統一坐在教室,練習毛筆書法。然後晚自習到九點半。

半小時自由活動後,十點就寢。有生活老師負責點名,查房,熄燈。每天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很規律。

這裡的學習氛圍,也相當濃厚,除了理論學習,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學校要求人人掌握至少一門興趣愛好特長。

課外活動時間,安排在每天下午第二節課下課後,在專門的一節課外活動時間裡進行。學校安排的有專業老師輔導。

俞敏的課外興趣專案,報的是拉手風琴,打籃球,和唱歌。

由於時間衝突,最多隻能報兩項,必須刷掉一項。俞敏權衡了好幾天,才不情願地刷掉了唱歌這一個最初的愛好。反正唱歌作為業餘愛好,即便不參加課外培訓,俞敏也是不會丟下的。

剛進校不久,俞敏就寫了一首原唱歌曲。在班上傳唱度還蠻高,展示了音樂特長。樊桂花慫恿俞敏,將所寫歌曲往雜誌社投稿。那時候的俞敏,什麼也不懂。假設真寄了,會怎麼樣?不敢想。

俞敏個子高,參加了校籃球隊,是校隊中鋒。

體育課上,三步跨欄的標準動作,老師都叫俞敏來示範。每次學校分年級舉行籃球賽,俞敏也是班上主力隊員。雖然十幾歲的女生打籃球,實在沒有看頭,而且喜歡打球

都市言情推薦閱讀 More+
被學校開除後,我成了科技奶爸

被學校開除後,我成了科技奶爸

晴天不會下雨
都市 連載 1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