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罪與罰的抉擇
第一章:校園之邀
蘇瑤和陽陽這對警察夫妻,平日裡除了偵破各類案件,還熱衷於參與各類文化與道德探討活動。這一天,他們收到了當地一所知名大學的邀請,去擔任一場校園辯論會的評委。辯論的論題十分奇特——孫悟空解救百花羞公主時,殺死她與妖怪所生的兩個孩子,此舉是否符合“上天有好生之德”,這兩個孩子到底該不該殺。
蘇瑤和陽陽對這個論題很感興趣,提前做了不少功課。他們查閱《西遊記》原著,在字裡行間探尋那一段被歲月塵封的故事背後的深意,也各自在心中形成了對這個問題的初步看法,但他們明白,這場辯論會,將會給他們帶來更多不同角度的思考。
第二章:辯論開場
辯論會現場,氣氛熱烈而緊張。正反雙方的學生辯手們都身著整齊的校服,眼神中透露出自信與堅定。
正方一辯首先站起身來,聲音洪亮地說道:“我方認為,孫悟空不該殺死那兩個孩子。孩子本是無辜的,他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更無法左右出生的環境。上天有好生之德,生命無論貴賤、出處,都應被尊重和保護。孫悟空作為正義的代表,此舉無疑是違背了基本的仁義道德,他完全可以選擇更為仁慈的方式來處理這一複雜局面。”
反方一辯也毫不示弱,立即反駁道:“在《西遊記》的世界裡,妖怪的孩子絕非普通孩童。他們自出生便帶有妖怪的血脈與潛在的邪惡本性,日後極有可能成為危害人間的禍患。孫悟空斬草除根,是從長遠角度考慮,為了保護更多無辜百姓的生命安全。這是一種權衡利弊後的果斷抉擇,並非濫殺無辜,恰恰是符合大義的行為。”
第三章:激烈交鋒
隨著辯論的深入,雙方的言辭愈發激烈,論據也更加豐富多樣。
正方二辯接著說道:“所謂潛在的邪惡本性,不過是一種無端的猜測。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和教育的塑造。若因為其父母是妖怪,便判定他們生來邪惡,這是一種不公平的偏見。就像在現實社會中,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人的出身不好,就剝奪他生存和改過自新的權利。孫悟空完全可以將這兩個孩子帶回花果山,或者交給觀音菩薩等慈悲為懷的仙佛,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而不是簡單粗暴地結束他們的生命。”
反方二辯迅速回應:“但這並非現實社會,而是神魔交織、弱肉強食的西遊世界。唐僧師徒一路西行,本就危機四伏,每一個決策都關乎生死存亡。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慢慢感化這兩個孩子,一旦留下隱患,後果不堪設想。況且,從妖怪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孩子是他們的血脈延續,若有朝一日被妖怪利用來報復孫悟空一行或者傷害其他生靈,孫悟空又該如何面對?”
第四章:蘇瑤的思考
臺下的蘇瑤聽著雙方的辯論,陷入了沉思。她想到自己和陽陽在辦案過程中,也常常面臨著艱難的抉擇。有時候,為了保護大多數人的安全,不得不採取一些看似冷酷的手段,但這背後的痛苦和掙扎,又有誰能真正體會呢?
在孫悟空所處的情境中,他或許也是在無奈之下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他肩負著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重任,一路上遭遇的妖怪層出不窮,每一次的戰鬥都是生死較量。對於那兩個孩子,他可能沒有信心能夠確保他們不會成為新的威脅,畢竟在那個充滿奇幻與危險的世界裡,變數實在太多。
第五章:陽陽的觀點
陽陽則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著這個問題。他認為,孫悟空的行為雖然看似殘忍,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符合他一貫的行事風格和性格特點的。孫悟空本就是天不怕地不怕、敢於打破常規的叛逆者形象,在他的觀念裡,可能更傾向於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