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自衛(2)律師 (第1/2頁)
文字怪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刻,犯人關押所的看望室內。
這裡是密閉的,律師與嫌疑犯談話,不可以錄音錄影。
一張桌子,兩把鐵椅子。
一面坐著哭泣的趙靈兒:“胡律師,劉韜不是我殺的,我很愛劉韜,我不可能殺了他。”
另一張椅子上坐著胡木珍,胡木珍似乎並不理會趙靈兒。
她看著牆上時鐘,秒針抵達走動,指向了12月12日的零點。
趙靈兒突然渾身抽搐,而後像是散了架一樣,癱了下去。
胡木珍心怦怦地跳著,她站起身,朝趙靈兒走過去。
一秒鐘後,傳來了趙靈兒沉重的呼吸。
她披頭散髮,突然雙眼睜開,神情凝重,警惕的環視四周,“她”看見了面前站著的胡木珍。
“你是誰?”她用沙啞的聲音問道。
“我是你的律師,我叫胡木珍。”
“哼。”她冷笑了一下。
“冷湄,劉韜是你殺死的嗎?”
胡木珍對著“趙靈兒”喊出了“冷湄”的名字,此時是雙日,“冷湄”的人格上身。
“我為什麼要回答你這個問題?”
“冷湄,我耗到凌晨零點在這裡等你,不是來看你耍酷的,你殺了人,殺人就要坐牢。十年、二十年,你是想在監獄裡待著?還是想被認定為自衛殺人。”
自衛殺人,可能嗎?
胡木珍接下這宗案子,這宗案件太有的打了,無罪,就是她的目標。
關於人格殺人,在國外是有先例的。
1977年,米國有個叫做比利的男人,犯下多宗暴力罪被警方抓獲。
但被抓後,他對於自己的罪行全然不知。一個心理學家發現比利的身上一共有24個人格存在。
比利童年悲慘,多次被繼父施暴,患有嚴重心理障礙,青年時,他第一次自殺未遂。
此後,人格就催生出來,他被其他人格保護,主人格一直處於沉睡狀態。
而後又有多個人格輪番佔據比利的身體,
女暴力狂、流氓、騙子、小丑、工作狂人格等等等。
一個人格來承受比利的痛苦;
一個人格來彰顯比利的快樂;
一個人格來保護比利的身體;
一個人格來享受他人的關愛;
一個人格來殘忍施暴;
一個人格來逃脫犯罪...
最終這24個人格讓比利變成一個自己都不知道的自己。
1977年,『24個比利案』轟動全米國,由於屬於心理案的特例,法庭最終對於比利做出無罪的宣判。
可那是米國。
這個案件不同,是在K城。
K城對於人格殺人的案件沒有先例,但胡木珍認為,這個案件比『24個比利案』更加具有代表性。
案件中的趙靈兒,並不是兇手,而是一名受害者。
她愛男友劉韜,但劉韜卑鄙,利用心理師的特殊職業,利用自己的特殊癖好,將趙靈兒牢牢控制。
每逢單日,享受著趙靈兒的愛情;
每逢雙日,變個人出來做實驗研究。
說到底,這個“冷湄”的人格就是劉韜弄出來的,在他的筆記本里有詳細記錄。
現在是2000年,新的一個世紀,女權的地位正在被重視。
在舊時代,女性洗衣做飯,當家庭婦女。丈夫常常拳打腳踢,怒罵。
就算女性去上班,更頻頻有辦公室非禮事件發生,女性大多時候只能忍著。
新時代的女性走入職場、走入社會,她們渴望獨立,對來自男士的『冷暴力』『有色眼鏡』開始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