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隨竹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說武吉來到溪邊,看見子牙獨自坐在垂柳之下,魚竿懸浮在綠波之上,自娛自樂地唱歌。武吉走到子牙身後,輕聲叫道:“姜老爺!”子牙回頭看見武吉,問道:“你就是那天在這裡的樵夫嗎?”武吉回答:“是的。”子牙說:“那你那天是否打死人了?”武吉慌忙跪下哭泣,告訴道:“小人是山中愚夫,手持斧子,無知之輩。怎能明瞭深奧之理?肉眼凡胎,難辨高人。前日因為愚見得罪了老爺,小人無知,冒犯了尊顏。老爺是大人物,不同於我們這些小人,懇求姜老爺寬恕,大發慈悲,廣施憐憫,普度眾生。那一天離開老爺後,我走到南門,恰好遇見文王駕臨,我挑柴時閃躲,不料柴頭脫落,竟然打死了門軍王相。文王判了我有罪,應該受到死刑。但我為了老母無人照料,最終會成為無法掩埋的溝渠之鬼。幸虧上大夫散宜生為我啟奏了文王,讓我暫時回家,為母親處理一切,完善準備,不久就去賠償王相之命。然而在這個情況下,母子的命運仍不得安寧。今日特地前來見姜老爺,希望您能憐憫拯救我微不足道的餘生,保全母子的命。我情願草銜環佩,效忠您,絕不敢背離您的大恩!”
子牙說:“定數難以改變,你既然打死了人,就應該償命。我如何能救你呢?”武吉悲傷地跪下,哭求道:“老爺您慈悲待待萬物,無處不施捨憐憫。如果能救全母子之命,我將感激涕零,終身難以忘懷。”
子牙見武吉誠心誠意地前來求救,也知這個人後來必定有所作為,便說:“你要我救你,那你就得拜我為師,我才能救你。”武吉聽了,當即跪拜稱師。子牙說:“既然你已經成為我的弟子,那麼我就不能不救你。現在你要立即回家,找一個坐臥之地,挖一個坑,深四尺。到了黃昏的時候,你就躺在坑裡,讓你母親在你頭邊點一盞燈,腳邊點一盞燈,或者撒一些米、飯在你身上,再撒一些亂草。整個夜晚都在坑裡,第二天早上起來後,就繼續做生意,就再也沒有事了。”武吉聽從師父的指示,回到家中按照師父的話去行動。有詩為證:
文王先天數,子牙善厭星。
不因武吉事,焉能涉帝廷?
磻溪生將相,周土產天丁。
大造原相定,須教數合冥。
說完,武吉回到家中,滿心歡喜。母親問道:“兒子,你去求見姜老爺,情況如何?”武吉將一切告訴了母親。母親非常高興,遵照指示,讓武吉挖坑點燈。暫時不表。
此時子牙在半夜三更,放下頭髮,拿起寶劍,踏罡步鬥,結印唸咒,與武吉共同厭星。第二天一早,武吉前來拜見子牙,口稱“師父”,然後下拜。子牙說:“既然你已經拜我為師,你就要隨時聽從我的教導。你挑柴賣柴的事情不是你的長策。從早晨起來就去挑柴賣,到夜晚時候再來學習兵法。現在紂王無道,天下四百諸侯都在反亂。這是混亂之秋,你要專心學藝,如果能有所作為,就是天子之臣,不是一般的挑柴之人。古語有云:‘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又有云:‘學成文武藝,財富歸於帝王家。’你拜我為師也是有原因的。”武吉聽了師父的教導,日夜全心全意地學習,不離子牙,專心學習武
藝和《六韜》兵法。暫且不表。
過了一段時間,散宜生想起武吉的事情,發現已經半年多沒有回來了。宜生進入內宮見到文王,稟告道:“武吉因為打死王相,我向陛下稟報過,文王下令暫時放他回家,為母親辦理後事。然而半年多過去了,他還沒有回來領受處罰,這恐怕是有些狡猾的人。陛下可否透過占卜來驗明真相?”文王點頭嘆息道:“武吉並非狡猾之人,他因為害怕刑罰而投入深潭自盡。就算按照正統法律,他也不是故意打人致死,只是誤傷而已。雖然有罪,但並不應該死刑。他反而因為畏罪而自殺,我深為憐憫。”說完,文王嘆息了好一會,然後君臣各自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