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善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在他經驗足夠老道,任何蛛絲馬跡都逃不過他洞察力。初略看了公司,已有三分把握。其他的問題點都來自史密斯的描述,尚雲要求他儘量客觀,不要加上個人主觀意見。
尚雲在電腦上敲出方案大意,待細化,把膝上型電腦推過去給他看,“大致初步判斷,有以下幾個問題。看你們的內部管理,傾向於封閉式管理,辦公環境限制有餘,但自由發揮不足,團隊氛圍壓抑,可能如你所說,公司做的高科技產品,必須謹防洩密,所以比較偏重於森嚴管理。但這方面的文化跟公司發展不符,如果我沒有猜錯,公司在創新研發上後勁不足。”
“另外我看到員工跟管理之間的互動方式,得知員工與公司黏性不大,更別談忠誠度。說明團隊文化沒做好,沒有凝聚力。按你剛才所言,公司的目標確實也挺宏遠,但這離員工太遠,跟他們可能沒太大的關係,我的意思是號召不了人心。我知道貴司的高科技技術在整個行業裡是排在頂尖,但要是持續這麼下去,競爭對手很快會趕超你們。”
他看後喃喃自語什麼,聲音很輕,尚雲沒聽清。但看得出來,他並不反對尚雲發現的幾個重要問題,只是點頭說,我得問問團隊的意見。
“當然可以!”尚雲把簡寫方案發給他,這家公司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也無法自愈。就像很多企業知道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卻不知道如何真正做好企業文化。並且,還坦誠地將自己的解決辦法,簡略成兩句話附在後面。
帶著兩名顧問從客戶那裡回來,有人報告尚雲,“剛接到一名外籍中年男人的電話,說是我們之前有傳送過文化摸底調研報告給他。他已經填好,並打算親自交給尚總。”
“哦?他怎麼會知道我在這?”尚雲問。
“我告訴他的。他一通電話就問你在哪裡?他表示已經打過越洋電話給總部,沒找到你。我說你這段時間剛好在國外事業部。”
就是為了遞交調研報告?尚雲憑直覺此人一定有訴求:“有沒有留電話,我給他回個電話。”
尚雲透過電話,得知對方是叫彼得,在企業文化方面有十五年的研究經驗,累積到現在,他研究過的企業超過五萬家。
跟對方約好兩天後在咖啡館見面,此人從洛杉機趕過來,風塵僕僕。
戴著一頂帽子,留著修理整齊的黑色短鬚,高挺鼻樑上架著一副細邊眼睛。對方氣質從容不迫,很有學者氣質。
兩人做了自我介紹後,便言歸正傳。“彼得先生此次遠道而來一定不是為了交一份調研報告。”
“沒錯。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我在幾個月前收到貴司的調研問卷郵箱,我知道,這完全有可能是隨機的。但我看到調研問卷以及貴司附送的公司簡介和品牌故事,你們的品牌故事吸引我主動去了解貴司的具體情況。我在網際網路上搜尋查閱普世公司大量資料之後,我認為,普世就是我尋找的僱主。”
“彼得先生在找工作?”
“不是。”彼得搖頭,“我其實有自己的產業——大片果園,產品銷往海外,有專人在管理。我不需要為賺錢而找工作。因為我更沉迷於研究企業發展和文化與組織之間的關係。在很早之前我就開始研究了,完全是興趣所致。一邊做著不相關的工作,一邊研究企業文化。我曾經去很多專業機構面試,有些專業機構的經營理念與我個人追求不符,有些則不願意接受我,認為我年紀太大,還沒有實戰經驗。”
尚雲覺得很有趣,“剛才聽到彼得先生說,已經有十五年的研究經驗,那麼你有沒有一些自己的主張?”
“這正是我不回郵件而是希望親自跟你見面的原因。”彼得從自己的黑色公文包裡拿出一札厚厚的列印稿紙,遞給尚雲:“這是我的研究成果,你可以看看。”
尚雲接過來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