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皇太極:聽阿敏的,搶大明 (第1/2頁)
青椒百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著朱由校無恥的發言,眼角餘光看著被架出去的福王世子,朱由傳等各藩子弟嘴角直抽抽。
陛下你要是不讓殿中的甲士抽刀,要是不讓殿外的數萬兵馬示威,我們就信你了。
面對數萬兵馬,我們能不顧念親情嗎?
福藩為親藩,福王可是你的嫡親皇叔,你都能說削藩,就削藩,找了個世子不敬的由頭,就給削了半數封地。
我們這些遠支敢不聽?
至於靖難,陛下你可以說,我們各藩至多放心裡臆想一下,就連說都不敢說。
誰也不知道隔牆會不會有耳,這邊說了,那邊就被削藩除爵,鳳陽高牆內走一遭。
“今夜,飲勝!”朱由校高聲歡笑著招呼著各藩子弟,“今日我等只論親情,不論君臣!”
“御馬監各營兵馬,賜食,肉管夠。”
孫閣老放下手中的奏本,聽著不時響起的歡呼聲,嘆息了一聲。
為陛下的手段驚佩,又為士紳們將來可能面臨的危險嘆息。
作為大明帝師,內閣閣老,孫大人熟悉大明官場中的各種套路。也知道遇到問題時,官僚士紳們會如何應對。
就像賦稅,所有的官僚士紳都明白,該交。
可輪到自家身,那是各種法子齊,能少交一文就少交一文。
至於不交後,富了自己,虧了大明,會給大明帝國帶來什麼後果,士紳們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在乎。
總是認為大明如此富有,如此龐大,難道就缺我那點銀子?
誰要是想從他們口袋中掏銀子,比殺了他們還難。
想要他們交銀子,就是陛下也不行。
可孫閣老知道,那是以前,今日宴會過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一旦各藩的銀子被收來,陛下手中的新軍必然大規模擴充,要不了多久,陛下就會將目光注意到官僚士紳的身。
孫閣老相信,時候到了,陛下一旦發動,就不會給士紳們機會。
就是百官聯合起來,也阻止不了陛下。
士紳們想要正大光明的不交,只有兩種辦法。
一種在輿論讓陛下陷入不利,使陛下做事的時候顧慮三分,不能放開手腳。
可宴會過後,各藩一旦交了。
官僚士紳們地位再高,能高過親藩嗎?連朱家親藩都交了,你憑什麼不交。
另一種就是讓陛下投鼠忌器,不敢放肆,要是逼急了,死個把皇帝,也不是不可接受的。
可孫閣老知道,隨著陛下掌握了廠衛,想要靠陰謀詭計,暗中行事,除去陛下,已經不可能。
新軍一旦擴充完成,就連兵變的機會都沒有了。
想到一旦開始士紳一體納糧,反對的官僚士紳在陛下的強硬命令中,在新軍的刀下人頭滾滾的樣子,孫閣老就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覺。
說到底,自己也是士紳的一員啊,陛下,你就不能安穩一些嗎,您與士紳共天下,不是很好嗎?
喝了口茶,孫閣老將腦海中的雜念拋在了腦後,專注的票擬起了奏摺。
看著手中的奏摺,孫閣老又嘆了口氣,拿起了奏本走了出去。
遼東巡撫奏報,蠻族兩藍旗攻李朝,打東江,取得了完勝,東江毛文龍已經退回了皮島。
朝王李宗被打的沒了脾氣,已經背棄大明,改奉蠻族!
如今錦寧一線的蠻族鐵騎,近期調動頻繁,有入侵的前兆,遼東巡撫袁崇煥,一邊向朝廷試警,一邊向朝廷要糧要餉。
蠻族要入侵,怎麼重視也不為過。
孫閣老覺得,陛下就是對遼東將門在有意見,為了對付蠻族,也會發內帑,向薊遼補充糧餉兵卒了。
看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