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賓小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曾小歐在腦海裡回顧著史料:

揣測著垓下之戰的項羽,會是什麼心態?

最後得出結論:孤家寡人眾叛親離!

對項羽打擊最大的一件事,應該是楚國大司馬周殷叛楚。

這件事直接導致項羽的20萬成皋滎陽軍團成為孤軍,項羽無家可歸、退無可退。

垓下即便戰敗,但項羽是進攻、劉邦是防守,所以底線也是退回西楚和九江。即便灌嬰所部攻略西楚,但只要二十萬楚軍就國,西楚還可復國。

但項羽的窘境卻是:西楚國丟了、九江國沒了,大司馬周殷這個自己任命的三軍司令,投降了,徹底沒法玩了。

而且,投降的周殷,帶著西楚戰士與英布合兵一處,組成了九江國兵團,從淮南殺到了垓下,參與對項羽的最後絞殺。

垓下之戰,項羽面對的可不僅僅只是劉邦,是劉邦、韓信、彭越、英布、和周殷。

“宿主,你的穿越時間還有十分鐘,請宿主抓緊時間對話古人!”

系統的聲音依舊在曾小歐腦海中頻頻作響,系統的碎碎念真的讓自己著實有點煩悶。

楚歌聲陣陣,悽切哀傷。

曾小歐看著這個場景,也是心內潸然,還有十分鐘了,這個時候該和楚霸王項羽聊些什麼。

和這位不可一世的項王聊些什麼,能夠激發起網友的共鳴,能夠讓自己的影片更有看頭。

有了,還是勸楚霸王項羽回江東。

後世,無論是眾多古詩詞,還是影視資料等等都將項羽自刎烏江,不肯過江東描寫的淋漓盡致。

項羽不選擇過江東,是一種英雄悲歌主義,項羽本身是一個理想性人物,故而後世我們懷念他,講評他,大多數原因是因為他身上的理想性主義。

南宋李清照的一首詩詞“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的詩,以項羽不肯過江東來諷刺是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苟且偷生。

每一個華夏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楚霸王項羽,他的不肯過江東,也正是我華夏氣節之所在。

後世,每當家國凋零,山河破碎之際,人們紛紛懷念項羽,懷念他不肯過江東忍辱偷生的悲情。

但是,對於勸說項羽回江東,史書上乏善可陳,後世的影像資料描寫的也少之又少。

明知道自己不可以改變歷史,但是如果將這個話題去放大,勢必會引起諸多網友的共鳴。

想到這,曾小歐看向項羽開口道:“大王,昔日晉文公受迫害遠遁他鄉,遊歷諸侯,19載終復國!

“孫臏,受龐涓迫害,投奔齊國,輔佐齊威王,定齊國霸業!”

“而今,大王,尚有兵馬,賴大王勇力,定能殺出重圍,大王可仿古人,忍辱一時,回江東,再組織人馬,力圖東山再起!”

“何況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項羽邪魅一笑,轉頭又看向曾小歐,開口道:

“江東八千子弟隨我渡江,而今他們傷亡殆盡,吾有愧於江東父老,無顏見之!”

苦笑一聲,又開口而道:

“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不愧於心乎!“

此言一出,曾小歐心內一振。

這句話正是項羽自刎烏江前對烏江亭長說的話,不過是現在對自己說了,江東八千子弟一同渡江西進,無一人生還。

對於這樣一位驕傲的楚霸王,對於這樣一位唯我獨尊的楚霸王,自刎烏江或許是他的歸宿。

曾小歐看著項羽,肅然起敬,這位後人評價褒貶不一的楚霸王在此時此地依舊豪氣萬丈。

他可以死,但是不能接受失敗。

他可以破碎,但是不能沒有尊嚴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天命小仙寶,鳳凰涅盤了

天命小仙寶,鳳凰涅盤了

千尋之下
關於天命小仙寶,鳳凰涅盤了: 簡介:在山上稱王稱霸了三年的洛洛,師伯才來了一個月,就每日餓肚肚的不行。什麼?下山?正和她意。不到四歲的洛寶,回到鳳家,作為全家最寵愛的小郡主,也成了鎮國公府唯一的一位女兒。權傾朝野的國公爺變成了女兒奴,走到哪兒都是炫耀的不行,還有五個優秀的哥哥寵上了天。還一不小心,洛寶混成了聖都城權貴裡的團寵,在皇宮都的橫著走。每日捉鬼除妖降魔的洛洛,帶著靈蟒和靈虎吞遍天下邪崇,
歷史 連載 11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