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豪宅 (第1/2頁)
無敵水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紀由拿出一個盤子,上面是一套玉帶,“給你們看看隋煬帝蹀躞(dié xiè)金玉帶。” 十三枚和田白玉帶銙流轉著溫潤的光澤。
【和現代的腰帶差不多誒,卡扣都一樣】
【這個玉是不是縫在布料上的?】
【帝王帶具】
聽泉湊近細看玉帶邊緣:“這金鑲玉的包邊絕了,0.1毫米的金片裹著玉緣?”
“蹀躞二字原是形容小步疾走,”紀由介紹道,“草原漢子掛著弓箭水囊策馬奔騰,帶環叮噹亂響,可不就得'蹀躞'著走?”
“蹀躞帶原是北方草原民族的胡服,他們逐水草而居,以車馬為家,出行之時往往將日常用品佩掛於帶環之上。”
“上面會掛弓劍、小刀、針筒、1算囊、2帉帨、火石等物。”
【這不就跟那個包租公掛鑰匙一樣嗎?】
【古代LV皮帶】
【哈哈哈,彈幕別這麼好笑】
“大概在魏晉時期,這蹀躞帶就傳到中原地區了。”
“不過到了中原,雖說不再掛滿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但帶環留了下來。”
“用古人的話說叫,‘雖去蹀躞,而猶存其環,環所以銜蹀躞,如馬之秋根,即今之帶銙也’。”
“這帶銙啊,就是現在咱們看到的這些玉片。”
“到了北周與隋代,蹀躞帶非常流行,也成為了身份的標誌。”
“帶環的數量、帶板的質地,直接和身份地位掛鉤。”
“當時天子用的,必須是十三環,這可是規定。”
紀由輕笑,“知道為什麼是十三環不?”
“因為北周宇文護專權的時候敢用十二環,隋煬帝偏要再加一環,多這一環,便是天命所歸的象徵。”
“《北周書·李穆傳》有云:乃遣使謁隋文帝,並上十三環金帶,蓋天子服也。”
“唐初武德、貞觀年間,沿襲舊制。”
【唐代三品官才許用九環】
【隋朝的糧到唐朝還在糧倉好多年不知是真的嗎】
【一朝天子最後的倔強】
【成王敗寇】
“這是迄今發現的等級最高、儲存最完整的帝王御用帶具,填補了古代輿服制度研究的空白。”
“北方遊牧民族,魏晉傳入中原後發展為官服定製,隋唐時期結合中原禮制,成為多民族融合的見證。”
【所以我們五十六個民族能友好共處,因為我們在幾千年前就在不停的融合】
【從古至今這就是一片大融合的土地】
【這就是中原文化】
聽泉說:“以開鑿大運河聞名,晚年因濫用民力引發起義,被弒於江都。”
“要說煬帝也是矛盾。”他忽生感慨,“開運河通南北的是他,造龍舟累死民夫的也是他。”
紀由念出皮日休的詩,“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666】
【什麼時候我也能這樣張口就是詩詞】
【原樣是怎麼連起來的想做一個】
【縫綴在革帶上的】
紀由將最後一件文物放好,輕撫箱子,目光灼灼。
“咱們雙手既能造出驚世之作,自當護得住文明薪火。”
【怪不得年紀輕輕是部長呢,這些話我他媽一輩子都說不出來】
【今爾立此汗馬勳勞,特封爾為部長,享千金食祿,小神,速速聽封】
【智性戀+顏性戀+錢性戀+權性戀愛上小神豈不是全滿足了】
聽泉站起身鄭重道:“是的,不止五千年。”
“有這些傳承,未來子子孫孫都會了解到我們是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