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i夜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獵戶村的手工藝品事業蒸蒸日上之時,江綿與牧野並未忘記回饋社會。他們深知,社群是社會的基本單元,透過社群公益服務,可以將獵戶村的溫暖與文化傳遞給更多的人,同時也能提升獵戶村品牌的社會形象和美譽度。
江綿首先與附近幾個社群的負責人取得聯絡,表達了想要開展手工藝品製作公益服務活動的意願。社群負責人聽聞後,紛紛表示歡迎與支援,認為這將是豐富社群居民文化生活的絕佳機會。於是,雙方共同商討確定了活動的詳細計劃,包括活動的時間、地點、參與人員以及具體的課程內容。
活動的第一站選在了離獵戶村較近的清平社群。這個社群居住著許多老人和孩子,平日裡文化娛樂活動相對較少。江綿和牧野帶著幾位技藝精湛的工匠,帶著滿滿一車的手工藝品製作材料,來到了清平社群的活動中心。
活動當天,社群活動中心被佈置得格外溫馨。桌椅擺放整齊,每張桌子上都放置著木雕工具、刺繡針線、彩紙、布料等材料。居民們陸陸續續地來到現場,他們的眼中充滿了好奇與期待。其中,有幾位老人相互攙扶著走進來,臉上帶著慈祥的笑容,嘴裡還不停地念叨著:“聽說今天能學做獵戶村的手工藝品,可真是太好了。”還有一些孩子,蹦蹦跳跳地跟在家長身後,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動手製作。
江綿站在眾人面前,開始了簡單的開場致辭。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獵戶村手工藝品的歷史淵源和獨特魅力,講述了這些手工藝品背後所蘊含的獵戶們的智慧與情感。居民們都聽得津津有味,對即將開始的製作課程更加充滿了熱情。
在木雕製作區域,牧野親自示範。他拿起一塊原木,向大家展示如何根據木材的紋理和形狀構思圖案。只見他手中的刻刀輕快地舞動著,木屑紛紛飄落,不一會兒,一隻栩栩如生的小飛鳥就出現在大家眼前。老人們看得目不轉睛,驚歎不已。孩子們則是發出陣陣歡呼聲,眼中滿是崇拜。隨後,在工匠們的耐心指導下,居民們紛紛拿起刻刀,開始嘗試自己動手。一位大爺雖然手法略顯生疏,但神情十分專注,他一邊刻一邊說:“這木雕看著簡單,做起來還真不容易,不過很有意思。”旁邊的工匠連忙鼓勵道:“大爺,您這已經很不錯了,第一次就能刻出個模樣,多練習肯定能做得更好。”
而在刺繡區域,江綿和幾位女工匠則細心地教著居民們穿針引線。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自己的女兒坐在桌前,認真地學習刺繡針法。江綿手把手地教小女孩如何繡出一朵簡單的小花,小女孩學得極為認真,小小的手指靈活地穿梭在布料之間。她開心地說:“媽媽,我繡的小花好看嗎?我要把它送給奶奶。”年輕媽媽笑著回答:“寶貝,你繡得很棒,奶奶一定會喜歡的。”社群裡的幾位大媽們也圍坐在一起,她們一邊刺繡,一邊嘮著家常,歡聲笑語迴盪在活動中心。
除了現場教學制作手工藝品,江綿和牧野還特意安排了一個環節,幫助老人們製作具有紀念意義的手工藝品。他們帶來了一些已經制作好一部分的木雕相框,這些相框的邊緣雕刻著精美的花紋。江綿向老人們解釋道:“爺爺奶奶們,我們可以一起在這個相框裡放上你們最珍貴的照片,比如全家福或者和老伴兒的合影,這樣就可以把美好的回憶永遠珍藏起來。”老人們聽後,紛紛拿出自己早已準備好的照片。工匠們協助老人們將照片小心翼翼地放入相框,並教他們如何用一些小裝飾來點綴相框。一位老奶奶看著手中裝著自己和老伴兒金婚照片的相框,眼眶溼潤了,她感激地說:“謝謝你們啊,孩子們。這相框太精美了,我要把它放在床頭,每天都能看到。”
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社群居民們的參與熱情愈發高漲。為了滿足更多人的需求,江綿和牧野決定增加活動的場次和時間。他們不僅在清平社群持續開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