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稷下學宮 (第1/2頁)
長風吟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洛水沿岸,有兩山夾道,中央是一道長長的階梯一路向上。
而當有人親自踏著這數千級臺階,登頂盡頭,便會看見那座天下聞名的稷下學宮。
傳說,“稷”乃是古時候某座城池的城門,稷下學宮便是設立在城門口的學宮。那是歷史上第一座有教無類,允許各家思想共存的官辦學宮。
在那裡曾經孕育出了“百家爭鳴”的盛況。
隨著時間長河的流淌,那曾經的城池只剩下了一抔黃土,而稷下學宮卻在一眾知識分子的擁護下經久不衰。
只是如今它所在的地方已不再是那“稷下”。
踏入學宮中央的廣場,能看到手不釋卷的往來學子,他們手握書卷,低著頭匆匆而過,嘴裡還唸唸有詞。
也能看到有學子佇立在廣場中央,手舞足蹈地同時放聲朗誦著自己剛剛完成的文章,邀請過路的同窗評鑑一二。
沿著廣場邊緣的小道一路前行,很快便會走入一片鬱鬱蔥蔥的竹林。
這裡的竹林有些特別,竹林裡的竹子上用絲絹掛著宣紙,宣紙上書寫著的不是別的,正是一首首詩作。
伴隨著一陣清風吹過,竹子上的宣紙發出“嘩啦啦”的聲響。
這裡被學宮的學子們稱作“詩林”。
詩林裡的詩既有學宮學子們的習作,也有收集自天下的名篇名作,更多的還是流傳在坊間、勾欄、酒樓等聲色場所,人們口耳相傳的佳作。
學宮會定期派人更新詩林裡的詩作,以確保讓深耕詩道的學子們能讀上最“新鮮”的作品。
就在剛剛,學宮派來的小廝給詩林換上了一批最新鮮的詩作。
鑽研詩道的學子們也按時出現在這裡,準備一同評鑑那些新換上的詩。
“張兄,早啊。”
“李兄!”
“好久沒有在這詩林遇上王兄你了。”
碰頭了的學子們紛紛互相行禮。
在稷下學宮,求學的學子們不分長幼階級,故不以師兄弟相稱,稱呼之間只看交情。
遇到相熟之人,學子們便結伴同行,他們指點著那些竹子上新出現的詩詞,發表著各自的看法觀點。
“我覺得這首‘詠梅詩’相當的不錯,借梅花迎著寒冬盛放的姿態,歌頌那些貧苦出生卻度過‘苦寒’,最終名留青史的文人墨客。”
“劉兄好品味啊!”
“好詩!”
“嗯……我不這麼看,我覺得這首詩還是過於淺薄了一些。”
當有人發表觀點,自然會有人跟風吹捧,也有人意見相左。能得到所有人爭相稱讚的詩作即使放眼歷史也是極為罕見的。
畢竟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各自的品味,即使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絕響,也會有人用一句“總之就是不和我的口味”而一筆帶過。
“咦?這首詩怎麼沒有標題?”
有人在詩林中發現了一首新詩,而在開頭的地方卻並沒有記下這首詩的標題。
“而且這首詩的作者竟然還是一名在牢裡給人行刑的劊子手,哈哈,那樣的粗鄙屠夫哪裡懂得什麼是詩?”
即使口頭上將這首詩貶的一文不值,可他們的好奇心卻還是被勾了起來。
這首詩能夠出現在詩林之中,顯然是有著什麼過人之處。他們也想知道,一名砍人頭的劊子手能寫出什麼樣的詩來。
幾人的嘲笑聲引來了更多看客,他們也都想一睹這首奇葩作者的詩作。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