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李倧來訪二 (第1/2頁)
立在山峰的太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倧來訪的目的不用猜也知道,就是想渾水摸魚奪取大位。
與其他王族男丁比起來,他的確有幾項不容忽視的優勢:
首先他的父親李琈自幼便受宣祖李昖寵愛,一度曾有望承襲世子之位,頗受北人派擁護。
(李琈的母親是李昖最寵幸的后妃:仁嬪金氏,仁嬪未去世前與李琿的關係很好,李琿能順利即位有很大原因得益於仁嬪的照拂。)
其次李倧是長孫,出生時又被李昖稱為有“漢祖之相”,故而他在宣祖時期是最受寵的王孫。
再則仁嬪金氏去世後李倧一家屢遭李琿迫害,其弟綾昌君李佺就在被流放後不久自盡,因而有一批反對李琿的兩班遺老都主動向他靠攏,使他具備了一定的號召力。
最後他還有一個好岳父。(其岳父韓浚謙先加入了南人派,後轉投西人黨,與李廷龜來往甚密,擁有不小的政治能量。)
綜合上述情況,李倧是所有王族成員中最有可能取代李琿坐上王位的人,但遺憾的是他已經成年了,貌似不太適合做一個合格的傀儡。
之後的交流就不必再贅述了,周寧一句明白話也沒說,客套一番後將二人禮送出門,可沒過多久柳正勳又獨自一人返回了使館。
“上使大人,實在不好意思,我並不想帶綾原君來找您。”
“哦?是南人派要你帶他來的嗎?”
柳正勳無奈的點了點頭,嘆氣道:“不光是南人派,還有西人黨。”
“怎麼,李廷龜也參與進來了嗎?”周寧好奇的問了一句。
“在下也不知道李廷龜有沒有參與,不過有好幾位西人黨成員都支援綾原君,他們已經做好了起事的準備。”
“那他們怎麼還不動手?現在正是推翻李琿的好時機。”
柳正勳猶豫片刻後壓低了聲音:“他們不知道仁穆大妃是否支援綾原君,而且還擔心大明皇帝不給綾原君冊封王位。”
周寧想了想道:“除了綾原君,他們還有其他王位人選嗎?”
“有人主張擁立懷恩君李德仁。”
“李德仁多大年紀?”
“十七。”
周寧撇了撇嘴,不置可否。
柳正勳頓時心領神會,身體往前傾了少許,小聲問道:“上使可有心儀的人選?”
“呵呵,本使只管冊封,別的事情一概不問。”周寧還沒傻到敢對仁穆以外的人吐露真實想法。
“那上使以為皇帝陛下會冊封綾原君嗎?”
“冊封誰都行,關鍵是聽不聽話。本使就非常贊同仁穆大妃對於抗擊後金的觀點。”
柳正勳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幽幽的說:“有些人不想和後金開戰。”
周寧哂然一笑道:“那王位更應該讓有德之人居之。你們若是畏懼後金軍隊,我大明可以派兵過來支援,只要保證軍需糧草的供應就行,軍餉由我們自己解決。”
從遼東逃往邊境的流民多達十幾萬人,至少能從中抽出過萬壯丁,再加上明軍殘部,拼湊一支兩萬人的軍隊不是多大難事兒。
這兩萬人的軍餉用貿易稅收來解決,毛文龍在另一個時空就這麼幹過,效果還不錯,所以周寧自信也能辦到。
真正的問題是軍需糧草,從明朝運過來的成本太高,哪怕掏空朱由校的私房錢也撐不了兩年。
朝鮮的糧食產量不高,勉強夠養活他們那點軍隊,要再額外負擔兩萬人的軍糧,就有許多百姓得捱餓。
好在紫禁城裡有很多發芽的土豆,朝鮮的山地資源也豐富,兩者相結合就可以多產一些口糧,或許能避免出現大規模饑荒。
另外山海關的鑄炮廠也需要賺錢不是?來朝鮮開個分廠就行了,順勢把軍工集團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