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親自上陣 (第1/2頁)
尺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環顧即將展開的戰場,心中策略已成。
遠處,敵軍的攻城器械如鐵甲巨獸般緩緩逼近,如此行徑,若無果斷行動,則大奉城危矣。
樹根站在他身後,眉頭緊鎖,“大人,還是讓我去吧,您親自上陣實在太過危險。”
楚知行卻鎮定自若,擺手道:“樹根,正因如此,我才必須親自出馬。若我們能破敵軍心腹,定能鼓舞士氣,化險為夷。”
說罷,他讓侍從取來蕭淑婉特賜的神箭手寶弓。
箭在手中,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和信心。
他除錯寶弓,運力於臂,拉弓如滿月,指尖微顫,目光犀利如鷹。
敵軍的傳令兵揚旗而立,楚知行瞄準,屏住呼吸,靜待良機。
戰場上殺聲震天,他卻靜若止水,只聽“嗖”
的一聲,箭矢破空而出,擦過傳令兵的頭頂,震懾全場。
“好箭法!”
樹根不由自主地喝彩,他雖早知楚知行箭術高超,但親眼得見仍止不住心生敬佩。
楚知行微微一笑,心中只是輕嘆:“今日之戰,只是序章,我必以智慧與勇氣,迎接每一個挑戰,為大奉開創盛世。”
隨著晨光漸亮,他再次將目光投向遠方,在即將到來的風雨中,心中不禁默唸蕭淑婉的話——在風浪之間,唯有憑心前行。
彼此間的信任和支援,使得這一刻的策馬出征,不再只是一次衝突,更是一次對未來的信心表達。
無論前方荊棘叢生,楚知行必將義無反顧,與蕭淑婉並肩,共同迎接一個嶄新的時代。
次日早晨,晨曦微露,楚知行與蕭淑婉在大奉城的主殿內一同步入朝堂。
兩人並肩而行,氣氛肅穆而凝重。
殿內百官早已齊聚,目光投射在這對令人矚目的同盟身上。
在朝堂的一側,範建神色陰沉,似乎早已對即將發生之事成竹在胸。
\"昨夜隕石從天而降,天象異常,乃是不祥之兆。
\"範建率先打破沉默,聲音沉穩但不乏暗示。
他環視左右,語氣頗有深意地說到:\"不知此兆與我大奉何干,但我等皆對此深感憂慮。
\"這一番話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陣喧譁,一時間議論紛紛。
傅言隨即上前,附和道:\"陛下與楚大人並肩迎敵,雖然威震敵軍,但是否有違天意,令人不安。
同樣陛下的新政,也使民心浮動、國本不穩,實不可不察。
\"就在這時,蕭淑婉輕輕抬手,朝堂瞬間安靜下來。
她神色鎮定,眼中透出堅定的光芒。
\"諸公所議,我已悉知。
然而,我大奉正處改革之際,即便有挑戰,應以大局為重。
各位卿家當明白,唯有變革,方能讓國家走向興盛。
\"楚知行側目,見蕭淑婉神情堅毅,也在心底增添了不少信心。
\"正是,\"他接過話來,聲音雖不大,卻自有一股不可動搖的力量。
\"昨夜之戰,非我一人之功,乃是因信任與支援,方能致勝。
朝堂諸君若可共舟共濟,何愁不振興大奉?
\"言罷,楚知行環視四周,目光深邃,似洞察一切。
朝堂之上,眾臣面面相覷,儘管部分人心存疑慮,卻也有人開始深思其中的利弊。
\"陛下,楚大人所言,正中我心,\"一位年輕的大臣上前抱拳,聲音鏗鏘有力。
他是新近才授官職的寒門子弟,代表著大奉改革的新生勢力。
\"若是畏懼不前,國家將步履維艱。
我等願隨陛下、楚大人,**協力,共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