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698年六月,江西吉州的空氣中瀰漫著潮溼與沉悶,杜審言,這位被貶至吉州任司戶參軍的文人,因與同僚周季童的不和,加之郭若訥的讒言,陷入了一場致命的羅網。構陷之下,杜審言被冠以死罪,身陷囹圄,面對著不可知的命運。
在杜審言的府上,他的兒子,年僅十六歲的杜並,自父親下獄後,便沉浸在無盡的憂愁與憤怒之中。他不思飲食,日漸消瘦,每日注視著周季童家的動態,心中萌生了為父報仇的念頭。
農曆七月十二的正午,陽光炙烤著大地,周季童家中卻洋溢著喜慶與歡笑,一場盛大的宴會正在進行。杜並趁機冒充賓客,混入了宴會之中。他的目光穿過熱鬧的人群,鎖定了周季童的身影。在賓客們的歡聲笑語中,杜並悄悄地接近了周季童,猛然間,他從袖中抽出了匕首,對著周季童猛刺過去。
宴會頓時陷入混亂,杜並趁機逃離現場,他大聲呼喊,表明自己願意代父去死,希望能夠以此換取父親的一線生機。然而,視死如歸的杜並並沒有逃過追捕,最終在士兵的刀劍下壯烈犧牲。
周季童雖然手重傷,但在臨死之前,這位唐太宗的外孫,卻流露出了深深的悔意:“我不知道杜審言家有這麼個大孝子啊,都是郭若訥害死我的!”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杜並的讚歎與對自己命運的無奈。
這起事件震驚了朝野,杜審言因此得以免除死罪。而杜並的勇敢與孝心,也被人們所銘記。
李春暉的元神穿過重重迷霧,在時空裡穿梭,李春暉看到了杜並——這位杜甫未曾謀面過的叔父的孝心與絕望,也看到了杜審言寫滿滄桑的那張臉。
李春暉的元神穿過層層迷霧,在咒語的作用下,回到案前。此刻,杜審言剛到他旁邊,跟著杜審言過來的還有一位宮廷太監高公公。
高公公是奉旨來宣李春暉進宮的。
太監高公公的聲音透過迴廊,清亮而悠長:“宣中書舍人李春暉覲見——”。李春暉整了整朝服,隨著高公公穿過一道道宮門,步入了皇宮的心臟地帶。
他們沿著青石鋪就的小徑,穿梭於金碧輝煌的宮殿之間。李春暉的目光被周圍宏偉的建築所吸引,那飛簷翹角、雕樑畫棟,無不透露著皇家的尊貴與莊嚴。陽光從雲層間灑下,給宮殿的琉璃瓦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使得整個皇宮顯得更加神聖不可侵犯。
不久,他們來到了鳳鶴宮前。這裡是武則天的寢宮之一,以其富麗堂皇和深邃的藝術收藏而聞名。李春暉在踏入宮門的那一刻,便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牆壁上掛著的是當朝名人的字畫,其中最為醒目的是薛稷的鶴畫,那鶴姿優雅,栩栩如生,彷彿隨時會振翅高飛 。此外,還有名家的書法作品,筆力遒勁,氣韻生動。
在進入鳳鶴宮之前,李春暉依照宮廷的禮節,先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以示對女皇的尊敬。隨後,他在高公公的引領下,輕手輕腳地步入了宮內。張易之和張昌宗也在場,他們的目光在李春暉身上打量了一番,但並未言語。
高公公清了清嗓子,高聲宣佈:“中書舍人李春暉到——”。李春暉深吸一口氣,穩步向前,跪在了女皇的寶座前,再次行禮,等待著武則天的問詢或指示。
整個場景充滿了莊重與神聖,李春暉的內心雖然緊張,但也難掩對即將到來的覲見的期待。
在鳳鶴宮的富麗堂皇之中,武則天端坐在寶座上,目光穿透了宮殿的輝煌,落在了剛踏入宮門的李春暉身上。她微微一笑,聲音溫和而充滿權威:“春暉,你來啦,在中書省還適應嗎?”
李春暉心中一緊,連忙跪下回答:“回陛下,小臣在中書省尚未見到武大人,是在杜審言郎中的指導下做了一些事情。”
武則天輕輕點頭,似乎對李春暉的回答並不意外:“是杜審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