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將軍往事 (第1/3頁)
琪迎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晨的練武場上,沈珩手持長劍,一招一式間盡顯將門世家的風範。冬日的陽光灑在劍鋒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蘇棠站在廊下,靜靜地看著這熟悉的一幕。
"夫人,"親兵小周輕聲道,"將軍每日都要練這套劍法,說是家傳的功夫,一日都不能荒廢。"
蘇棠點頭。她知道,這套劍法承載著沈家數代人的心血,更寄託著沈珩少年時期的所有記憶。
劍法舞畢,沈珩收劍入鞘。晨光中,他的身影挺拔如松,英姿勃發。
"又在看我練劍?"他走近廊下,笑著問。
"是啊,"蘇棠遞上手帕,"這套劍法,是令尊教的吧?"
沈珩擦拭著額頭的汗水,目光漸漸深遠:"確實是家父所教。那時我還小,每天天不亮就要起來練功。不管嚴寒酷暑,從不間斷。"
往事湧上心頭,他繼續說道:"記得有一年大雪,院子裡積雪齊膝。家父卻仍然要求我在雪地裡練劍。一個時辰下來,雙腳都凍得失去知覺。"
"這麼嚴苛?"蘇棠有些心疼。
"武將之家,不嚴何以成才?"沈珩笑道,"那時雖然苦,但現在想來,都是家父的苦心。"
兩人漫步在晨光中,沈珩繼續講述著少年時的故事。那時的他,除了練武,還要學習兵法、騎射和陣法。
"最難忘的是學騎射那段時間,"他指著校場說,"就在那裡,我摔斷過三次肋骨。每次傷好了,就要立即重新上馬。家父說,將門子弟,馬上功夫最重要。"
蘇棠看著校場,彷彿看到了少年沈珩在馬背上摔打的身影。那時的他,還不是威名赫赫的鎮北將軍,只是一個在嚴苛教導下成長的將門幼子。
"十二歲那年,"沈珩停下腳步,看著遠處,"我第一次隨父親上戰場。那次是剿匪,敵人並不強,但對我來說卻是最重要的一課。"
"怎麼說?"蘇棠好奇地問。
"那天我親眼看見一個將士為了保護百姓而犧牲,"沈珩的聲音有些低沉,"臨死前他還在喊'保護百姓'。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什麼是軍人的責任。"
說到這裡,他的目光變得堅定:"從那以後,我就立志要做一個真正的將領,不僅要能帶兵打仗,更要懂得愛護將士、保護百姓。"
來到演武堂,牆上掛著一幅舊畫像。那是沈珩的父親,曾經守衛邊關二十年的老將軍。
"家父待將士如子,"沈珩看著畫像說,"每次發餉,他都要親自過問。就算自己生病,也要去軍營巡視。他說,將軍不知將士苦,如何帶兵?"
"令尊是個好將軍。"蘇棠由衷地說。
"是啊,"沈珩點頭,"我現在做的許多事,都是遵循他的教導。比如軍需管理,他就特別重視。說軍需不足,等於把將士往火坑裡推。"
走過演武堂,來到藏書閣。這裡收藏著歷代兵書,是沈珩少年時苦讀的地方。
"那時候真苦,"他撫摸著書架,"每天要背誦《孫子兵法》,一字不差。稍有疏漏,就要受罰。"
"所以你現在帶兵如神?"蘇棠打趣道。
"哪裡,"沈珩搖頭,"這些不過是基礎。真正的帶兵之道,是在實戰中慢慢領悟的。"
他取下一本兵書,輕輕翻開:"記得我第一次獨立領兵,就在西域邊境。那時敵軍勢大,我軍寡不敵眾。正是靠著這些兵書上的智慧,才找到了破敵之策。"
蘇棠好奇地問:"是什麼計策?"
"聲東擊西,"沈珩說,"我讓主力佯裝進攻正面,實則派輕騎繞後,一舉擊潰敵軍後營。這是《孫子兵法》中最基本的計策,但用得好,就能制勝。"
說著,他又講起了更多帶兵的經歷。有騰越大漠的驚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