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陛下詔令在此 (第1/2頁)
未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元時在地方設節度使,為軍事長官,掌握財政行政之權,大淵立朝初定沿用此制,只是至目前為止大淵三百二十八州,除了隴右道、河北道、關內道、河東道和艱難到五道設節度使,其餘州道暫時都是一州刺史掌軍政之權。
而此處衡州卻又與別州的情況略有些不同,衡州只能算中州,按著原本建制,衡州刺史轄制下的地方軍應該有至少三千人,但因衡陽軍兩萬餘兵力一貫駐紮衡州,這衡州原本該有的屬軍存在的意義也就不大了,所以便沒有單獨設地方軍。
這衡陽軍原本是雲旗軍一支,當初雲旗軍打入新都府時,它作為後備軍留守江南西道,待立國後也未整合重組,直接作為地方軍駐守當地,因駐紮地為衡州的衡陽縣,所以才有了衡陽軍之名號。
這衡陽軍如今的主官是當初雲旗軍的一個名叫呂實的副將,曾經在雲旗軍中也算是晏琛十分信重的一個人,不然當初攻打新都府時也不會將兩三萬人的後備軍全權交予他節制。
如今這呂實職級雖只是兵馬使,品級並不算高,但他並不受衡州刺史所轄,甚至可以說一定程度上還壓著沒有兵權的衡州刺史一頭。
之前朝中也有官員就衡州此職權不明之事上表過,但一時未有定論,崔寄觀晏琛的意思,大約是想重用呂實。只是呂實此人年輕氣盛,雖勇武有餘但謀略不足,如今令他節制衡陽軍卻未給更高的品級,未嘗不是晏琛觀察磨鍊之意。
在崔寄看來,若無意外,這呂實若是能踏踏實實守著,不出三年,他大約會是江南西道第一位節度使。
當然此是後話。
第二日一早,呂實與衡陽軍各屬官皆按約來見崔寄。
衡陽軍有職級的屬官十八人,其中有大半數人都是當初雲旗軍中人,只有四五人是後來因州縣人員調動才過去的。
當初崔寄在雲旗軍中的聲望不亞於晏琛這位雲旗軍的主君,甚至還因其策無遺算被渲染出未卜先知的神性出來,故而呂實這些雲旗軍中出來的人見到崔寄都很是高興。
而崔寄說明來意,眾人皆震驚在座。衡州與道州相鄰,他們這些駐守衡州的衡陽軍竟然沒有收到絲毫訊息。
“崔公所言可有證據?”呂實首先反應過來,問道。
“有實證。”崔寄伸手,山澤立馬從袖子裡摸出一疊紙遞到他手裡。
這裡面都是最近送來的各處的訊息,綜合起來看幾乎算是道州有亂軍屯兵的實證了,崔寄早先快到衡州前便讓山澤幫忙整理抄錄了幾份。
這些記錄訊息的紙張傳遞下去,眾人一道去看。
“此事真假可知,我此前往道州去過一趟,大約能推斷出叛軍藏匿的地點,只是範圍太廣,我身邊人手不多未能深查。”崔寄對呂實道,“我此行來見你,一是希望衡陽軍備戰,兵力軍糧務必齊全,以供隨侍出征圍剿叛軍;二是希望能從衡陽軍派出一隊精銳的斥候,先行前往道州探查。探查目的有三,一是查探清楚叛軍駐守的具體位置,我可將大致範圍畫給你們,也省去你們大半功夫;二是查探出叛軍具體人數兵力;以及除叛軍主君秦洹之外,叛軍之中高階將領都有哪些人,各自特點如何。”
崔寄壓根沒與他們說多餘的廢話,而是直接講了自己的要求。
呂實聽了先是有些猶豫,但卻並未立即表態。
其實按著崔寄的身份,若戰事在即,他突然來衡州說要接管衡陽軍也不是完全不行。但此時道州表面上仍是風平浪靜,該發生的事情還未發生,這時崔寄若插手衡陽軍軍務,實在說不過去,若因此發生些什麼,朝中追究下來,這崔國公身份特殊深得聖寵,擔干係的還不是自己?
崔寄顯然也是看出了呂實的猶豫,他也未做解釋之言,只將陛下詔令往案前一放,道:“陛下詔令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