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明朝的那些人那些事兒(三十六) (第1/2頁)
騙子走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統十四年,北方蒙古瓦剌侵入明朝腹地,堡宗意氣風發的想幹一番大事業,沒成想土木堡一遭被俘,瓦剌咄咄逼人,京城岌岌可危,朝廷內外亂做一團,如此危局之下,朝中圍繞是戰還是遷展開了一場紛爭。】 【翰林院侍講徐珵,也就是後來參與奪門之變的徐有貞,根據天象變化率先提出了南遷,已避刀刃,這提議一出,當場就取得了不少人的支援,然就在這時候,時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謙站了出來,義正言辭,指出南遷乃是亡國之論,在於謙一再強硬的請求下,朱祁鈺採納了他的意見,並升任他為兵部尚書,將抵抗瓦剌之事全權交付於他。】 朱元璋:“奸臣就是軟骨頭!該殺!” 一看到奸佞小人,老朱就想舉起手中的刀。 朱棣:“于謙做的好!南遷!南什麼遷!” 他好不容易把國都從南京遷到了北平,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一個小小的瓦剌,就被嚇得南遷,這確實與亡國沒什麼區別! 【事實上,若非於謙力挽狂瀾,若非朱祁鈺沒有選擇南遷,那麼大明的“剛明”之稱也不復存在了,在後世人心目中大明也不會如此的偉大,它將會如同宋朝一般,永遠的被釘在恥辱柱上。】 趙匡胤:“……” 他宋朝正在改變的路途上,請不要再提了。 【於此同時,午門血案也如荼如火的發生著,這就又不得不提到那個死醃貨王振了,王振雖死,但是王振的餘黨還在啊!想當年,堡宗寵信王振,不少大臣都受過他的虧,如今王振死了,大臣們大快人心的同時,也不願放過其餘黨,於是乎他們齊齊跪在午門外,要求朱祁鈺處置其餘黨。】 【王振的死黨,當時的錦衣衛指揮馬順出來阻擋,卻被憤怒的群臣一哄而上的打死了,同時還將王振的外甥王山也一併打死了,朱祁鈺見此有些害怕的想回宮,卻被于謙攔住了,于謙道:王振罪當誅九族,馬順等罪當死,應不予追究。於是乎,朱祁鈺下令馬順等罪有應得,眾臣無罪!】 朱瞻基:“唉!” 他重重的嘆了一口氣,當時,他的大明還真是全靠了于謙啊!若沒有于謙,他大明怕是真的要亡國啊! 這麼個不孝子,若大明又亡了,他真的是死後都無顏去見他朱家的列祖列宗啊! 【一個國家沒有君主,終歸是不行的,而當時的皇太子朱見深才2歲,讓他登基,實是不合情理,未免主少國疑,于謙等大臣聯名奏明皇太后,請立朱祁鈺為帝,當然朱祁鈺為帝的前提是堡宗的太子朱見深依舊是太子,朱祁鈺百年之後皇帝依舊得回到堡宗一系上來。】 【所以說朱祁鈺真的就是一個過渡皇帝,為了大明江山而被硬推上去的,當然在主播看來,他這個皇帝做的還算不錯,至少比堡宗那個垃圾強多了,不過他也有被人詬病的事,那就是他廢太子廢后。】 【然在主播看來,朱祁鈺如此之做也不是不能理解,畢竟在皇位上坐久了,誰都會滋生野心吧!朱祁鈺也就是一個俗人,他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繼承他的位子,他也不願自己兢兢業業打拼的事業,全為他人做嫁妝了,總而言之,他就是不想把皇位還給堡宗一系了,為此他不惜賄賂大臣。】 【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合法的皇位繼承人,朱祁鈺可謂是用心良苦,而在他不斷的努力下,大臣們終於鬆口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預設了此事,然這時,他的皇后不樂意了,她悍然爭辯的結果就是她被廢打入冷宮。】 朱元璋:“情有可原!” 別說是帝王家了,哪怕是普通百姓,這偌大的家業,誰又不想自己的兒子繼承啊! 【對於改立太子之事,朱祁鈺那是一意孤行,一往無前啊!可惜啊!或許天命真的不在他,他的兒子朱見濟只當了一年多的太子便夭折了,為此,他深受打擊。】 景泰年間,想起那早夭的兒子,朱祁鈺依舊心痛的要命。 他的兒子啊!他那可憐的兒子啊! 【不過這也沒什麼,朱祁鈺正當壯年麼,兒子還會再有的麼!可惜,不知是不是朱見濟的早夭給他的打擊太大了,在景泰8年的某一天,他突然重病了,皇儲問題再次擺上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