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那些年的文人才子(十四) (第1/2頁)
騙子走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僅僅是一個小插曲,王勃繼續前行,大約在上元三年的春夏,他終於抵達了交趾,見到了久違的老父,而這一見,兩淚縱橫,原本健康的父親在短短几年之內變得身形消瘦,體弱多病,而這一切皆是因他而起,王勃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 看著天幕之中滿目滄桑的父親,年輕的王勃哽咽,一行清淚流下,此刻的他,只想回家多陪陪老父。 【與老父的相處溫馨而融洽,王勃只覺時光流逝的太快,沒多久,他便踏上了歸程,而他這一去,便再也不返了。此時正值夏季,南海風急浪高,而倒黴的事再度降臨到了他的頭上,不幸的他溺水驚悸而亡,世間再無這個驚才絕豔的少年兒郎了。】 急急回家見老父的王勃,腳下一頓,心底沒端的升起一股悲涼,想他少年成名,自詡才華橫溢,卻沒曾想竟是這麼一個結局? 秦。 嬴政:“可惜了這位少年天才啊!本該志得意滿,卻不曾想倒黴了一生。” 但貌似還是他倒黴,倒黴的生了胡亥這個敗家子。 漢。 劉徹:“倒黴!倒黴!真的是太倒黴了!明明有著極好的才華,不是被貶謫就是深陷牢獄。” 劉徹無不感嘆,他大漢的人才定不會像後世這位王勃一樣命運多舛? 唐。 李治都有些無語,這都什麼事啊!他不就是把他給貶了,頂多算開個頭,後邊那些倒黴事,可不是他帶來的。 … 【王勃雖逝,《滕王閣序》作為佳篇,卻被傳誦一時,這不,唐高宗讀後,連嘆:“好詩!好詩!作了一篇長文字,還有如此好詩作出來,豈非強弩之末尚能穿七紮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當年朕因鬥雞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錯也。”】 【這便是高宗的三嘆,他想招王勃入朝,可惜斯人已逝,已走的再也回不來,唯留下帝王惋惜的嘆息。】 李治:“……” 有點關係,但不多吧!他頂多算一個衝動不該因一篇鬥雞賦逐他出京,他後來的遭遇,也不是他造成的,更不是他樂見的啊! 對於他年少而逝,他也挺可惜的,大不了,他這個位面,不讓這些事發生便是了。 【唐高宗的三嘆王勃,也側面的說明了王勃之才,當得上舉世無雙,他的人生雖短暫,僅僅只有二十七年,可他的才名並沒有曇花一現,泯然眾人矣,而是流傳千古,後世無不讚其才,為其多舛的命運惜哉!】 王勃:“……” 感謝天幕的存在,知曉沒幾年好活的他,定然好好珍惜有限的年華,能避則避,避不了,他也會活出精彩! 【大概上天真的會嫉妒英才,不止是王勃,初唐四傑的另三位也挺慘的,甚至有些遭遇都是驚人的一致啊!】 駱賓王:“……” 楊炯:“……” 盧照鄰:“……” 怎麼慘了?不會也早死了吧!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如王勃一般,駱賓王從小也有神童之稱,七歲能詩,這首朗朗上口的《詠鵝》便是他七歲時所作。】 羨慕啊!為什麼天才什麼的都在唐朝,而不在他們的時代? 渴望人才的君王們無不感嘆,對此李世民驕傲的仰起下巴,他大唐就是盛產天才! 【駱賓王少有才名,然他生性耿直,不會諂媚,仕途不順,且因多次諷刺武皇而鋃鐺入獄,最後還跟著徐敬業起兵造反了。】 剛才還驕傲無比的唐太宗李世民大驚:“造反?他竟敢造反?” 唐高宗李治更是大怒:“好個駱賓王,竟敢造反?”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他的這篇檄文寫的可謂是空前絕後,就算是與《滕王閣序》相比,那也是有的一拼的,哪怕是武則天看了這篇罵人不帶髒字的檄文,也是歎為觀止啊!】 【要知道駱賓王反的就是咱女皇陛下,可咱女皇陛下非但不氣,反而給了他高度的讚譽,其才華由此可見非凡。】 唐。 剛還驚怒於駱賓王造反的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大驚失色,女皇?這是哪位?他大唐竟出了位女帝? 李治心裡咯噔一下,姓武?該不會是媚娘吧!媚娘竟做了皇帝? 李治的心中陰霾一片,望向武后的目光不由帶了些許冰冷。 “陛下,臣妾萬不敢有此野心啊!”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