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第1/2頁)
荔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要裂開一條縫,就很容易擴張蔓延,讓無數人摔死在裡面。
幾日後,十月十五,虞謠免去了使勁纏著霍凌的專案,因為霍凌絕口沒提去皇后宮裡的事。
又幾日,有官員上奏,彈劾瀝州一官員行賄受賄、徇私枉法,霍凌當朝說了四個字:斬首示眾。
瀝州,在霍沂的封地上。
虞謠剛開始以為這事只是巧合,官員正常彈劾同僚,正撞上霍凌心情不好,導致那人送了命。
她還因此想勸一勸霍凌,因為他畢竟是皇帝,因為情緒波動就濫用重刑的話,不是好事。
然而霍凌卻告訴她:&ldo;是我讓他們彈劾的。&rdo;
虞謠:&ldo;?&rdo;
&ldo;我調了幾個官員去三弟封地上,幫三弟辦差,也暗查其他問題。&rdo;他道。
所以,這不是一時興起,是有&ldo;預謀&rdo;的。
他要查的重點,自是看三弟有沒有什麼大不敬的舉動。查辦貪官的事,屬於一個&ldo;附加專案&rdo;。
貪官總是有的,沒有哪個朝代的官員完全乾淨,而他專門挑了一個與三弟交往密切的官員來辦。
他要看一看三弟的反應。
如若三弟有什麼不敬之心亦或心虛之處,手下信重的臣子被辦了,便都難免會有些情緒顯露。
況且,這樣嚴辦一個人,總可以有點意外收穫。
譬如在斬首之餘,霍凌還下旨讓人抄了那人的家。抄家,明面上最大的舉動不過是清點錢財上繳國庫,但欽差帶著人去了,把院子一封,究竟更看重什麼東西,就沒有外人知道了。
霍凌要他們把一切書信紙張都整理清楚,送入宮中,他要一一過目。
十二日後,欽差帶人抵達瀝州,即刻就有疏奏傳來。
‐‐在那官員府邸之中,沒找到什麼書信。
也不是沒有,只是很少。欽差自己為是當過地方官的人,知道在這個位子上,經手的書信再少也不可能少到這個份兒上。
但是是何人先他們一步取走的?
欽差在疏奏中說,尚未查明。
沒有證據,他不能信口胡說。
可還能是誰,他心裡有猜測,皇帝心裡也有。
三弟,有問題。
這個念頭在腦海里扎定時,霍凌怔忪了許久。
這個問題,恐怕還是大問題。
因為把書信取走,這個疑點太容易落到他身上,他承擔的風險太大了。
可三弟依舊這麼做了。
唯一的解釋是,讓他看到這些書信比背負偷走東西的嫌疑對三弟而言更加危險。
&ldo;當前還債率,50。&rdo;
提示音又一次在耳邊說想就想,虞謠翹著二郎腿躺在床上,又無奈又美滋滋:&ldo;這也太爽了吧……&rdo;
她笑一聲:&ldo;啥都不用幹,就啟發一下霍凌,還債率就自己往上漲啊?&rdo;
她真的只是動了動嘴皮子,深入思考的是霍凌自己,幹活的是朝中官員。
這感覺,簡直就像隨手買一支股票,買完就扔下再也沒管,但經常聽說這支股票漲停訊息一樣。
類似於不勞而獲的感覺,令人無比酸爽。
&ldo;不,這回不是因為你的拋磚引玉。&rdo;白澤無情斬斷了她的享受感。
虞謠看了他一眼:&ldo;那是為啥?&rdo;
白澤說:&ldo;你又懷孕了。&rdo;
虞謠一秒懵掉。
&ldo;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