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6 (第1/2頁)
西羚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舉。
但是這時候的武舉考試發生了非常重要的變化,從武周時期的騎射等重武,變成了更重策略兵書。
這裡講個冷笑話,大宋唯一的兵神岳飛,都沒有考上武舉。
原因在於,大宋的武舉要考《平戎萬能全陣圖》和《武經總要》。
《平戎萬能全陣圖》大家可能沒聽說過,但是說起趙光義的“遙控軍陣”就知道了吧,這就是趙光義的傑作。
眾所周知,趙光義自從高粱河戰敗後,並沒有認清自己的實力,反而人菜癮大,開始另一種作戰方式,那就是留下排兵佈陣的陣圖,讓當地將領根據陣圖來排兵佈陣應敵。
《平戎萬能全陣圖》就是趙光義留下的軍陣圖,是他為了收復淪落敵手的燕雲十六州,蒐集了大量遼人騎兵軍團的情報後,將自古流傳的八陣圖融合了宋代神臂弩等戰爭利器,由弩兵、盾牌兵、長槊兵、重步兵、騎兵和機動步兵等多樣兵種排成大陣,研究出來的軍陣圖。
《武經總要》則是宋仁宗趙禎時期由曾公亮和丁度主編的兵書。
二人將古陣圖和宋朝八陣以圖解的方式匯總,並把《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靖問對》七部自古傳承的傳奇兵書進行匯總,結合宋代先進的科技文明編纂《武經七書》(1)。】
尉繚:???
《尉繚子》?這不是他寫得兵書嗎?竟然還傳到後世,竟然還成為後世編書之後考武舉的考題?
“《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秦以前就有了。《尉繚子》大秦也有,熟讀這些兵書就可以當名將?”嬴政哪怕不懂兵法,但也見過不少名將,沒見誰一天到晚看兵書就能打勝仗的,倒是知道一位紙上談兵的趙括。
尉繚瘋狂搖頭:“陛下千萬別信,《六韜》相傳是姜太公所著(2),姜太公是名將嗎?《司馬法》有人說是姜太公所著,也有人說是商周時期的大司馬所著,著書者都不明。不知道是誰假託姜太公寫書。但是臣雖然寫兵書,臣打仗也不如武安君和王將軍!”
前面兵書是誰寫得嬴政不在意,只要有用都可以學一學。
聽到最後一句話,嬴政死心了。
別的不說,尉繚的確不是名將,別說打仗不如王翦老將軍,怕是連蒙恬都不如,尉繚厲害的是謀略是口才,還真不是上陣打仗。
嬴政有些疑惑了:又是軍陣圖又是軍事理論,宋朝以這些書籍考核武舉考生,總不至於全招一些“策略家”和“趙括”,那誰去帶兵打仗?
“藥師後世留名,文章還被用作武舉,不錯。”李世民頗為高興,李靖可是他的大臣。
“《李靖問對》???”李靖本人卻一臉茫然,“臣沒寫過這本書。”
他寫得兵書和文章不是叫《六軍鏡》、《陰符機》、《玉帳經》、《霸國箴》、《韜鈐秘書》、《衛國公手記》、《兵鈐新書》和《弓訣》嗎?
這書名就不是他的習慣。
還問對,和誰問對?
宋仁宗時期,文人阮逸非常心虛。
因為《李靖問對》,是他假託“李靖”之名寫得兵書,以李靖和李世民的一問一答形式所寫而得名,也叫《唐李問對》。
但他也並非全然杜撰,是參考了史書和李靖本人的兵書,《李靖行述》、《韜鈐秘錄》和《衛國公手記》等書所寫,自認為還是比較靠譜的(3)。
聽到天幕提到朝廷把他的《李靖問對》都選入編輯武舉考試書籍《武經總要》,阮逸先是暗暗地驕傲得意一番,藉著細細一研究那些書籍,有些傻眼。
《六韜》、《司馬法》(4)都相傳是姜太公所著,姜太公那麼忙哪來時間寫這麼多兵書?還有《三略》相傳是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