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空間變化 (第1/4頁)
泣血染長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知青點被分配到了千里之外的東北。
這不是他故意為之,只能說是意料之中。
講一個事實: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一般不可以選擇目的地,東北雲貴除外。
自1968年起,至七十年代末,大約有一千六百萬城市知識青年響應國家號召到農村插隊。
上山下鄉主要有農場和插隊兩種模式。
其中,農場包括幹校和兵團。
其實還有一種免除下鄉的方式,那就是進入部隊。
《高山下的花環》中,雷軍長曾說過這麼一句話,“奶奶的,知識青年下放的時候,你們怕下鄉,都湧到部隊裡頭來,現在感到吃苦了,又削尖了腦袋,要回大城市。中國是我的,可也是你的!他奶奶的,走後門竟走到我流血犧牲的戰場上!”
當然,雷軍長還有另一句火爆全網的經典名梗,這裡就不提了。
這部電影反映了當時的一個難以爭辯,甚至很普遍的事實。
插隊模式是安插在農村生產隊,和普通社員一樣掙工分、分紅分口糧。
從1968年開始,大批的知識分子湧入鄉下,四九城最早的一批很多都被送去了內蒙、東三省、雲貴等地區。
而到了後期,形勢又有些變化,許多人都被分配到近郊,相當於就在家門口。
上山下鄉,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個人是不被允許選擇目的地的,只能服從上邊分配安排。
不過,也有一些特殊情況存在。
比如,上面說的內蒙、雲貴、黑吉遼這些地區,在很多學校都是允許學生另做選擇的。
如果,你覺得在家門口沒什麼意思,你可以申請前往以上地區。
知青辦會高興地給你批准,效率快到你想象。
知青辦就相當於一個房產中介,根據資訊反饋,哪裡缺人,就往哪裡填,如果一個地方極度缺人,那就將之掛到首頁,供人額外選擇。
而東北內蒙雲貴就是這麼一個地位。
科普一個許多人知道的知識,
抖音網紅千千萬,東北雲南佔一半,受網路影響,許多人覺得東北一直都是“地大又物博,鐵鍋燉大鵝!”
地大物博是真的,資源優勢也是真的,畢竟是共和國長子。
但是——
冷!
是一個不能迴避的缺點。
東北的冬天有多冷,東北的朋友會告訴你。
這個時代更是如此,沒有飛機落地,無論到哪裡,計程車,酒店,所有公共場所,到處都是燥熱的暖氣;沒有貂皮大衣,羽絨服;沒有火鍋,烤肉,鐵鍋燉。
這個時代東北的冷,是真的冷,只能扛!
這對於許多北方、南方來的孩子,簡直是一場噩夢。
每個夜晚只能在瑟瑟發抖中入睡,即使燒著炕,都算不上多暖和,更別提出門勞作,掙工分了!
“毛巾、茶瓷缸,洗臉刷牙的臉盆帶了嗎?”
“沒!”
“帶著!”
“我聽說那裡條件很艱難,買什麼東西都不方便!”
陳母從窗臺上拿來陳澤平時用的牙缸,在水上涮了涮,不由分說地裝進布袋子裡。
“我新給你納的兩雙鞋呢,裝了嗎?”
“裝了!裝了!”
“衣服呢?厚衣服一定多帶幾件,出了山海關,天氣可比四九城冷多了!我聽街道的人說,那兒的冬天解個小手都能給凍傷,可得小心著點兒,衣服一定要多帶,穿厚點兒。”
“帶了!帶了!”
聽了兒子不耐煩的回答,陳母還是不放心,又交代道:
“多帶幾件,要是不夠自己拿錢再去百貨大樓買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