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工部議事,沈家進獻 (第1/2頁)
閃開要發光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人相視而笑,氣氛愈加融洽。
話題逐漸從糧食籌集轉到了朝堂局勢,再談及了各自家中的趣事,時間不知不覺過去。
當日傍晚,姜綸在薛仲復的挽留下,一起在田莊用了晚飯,隨後才告辭離開。
而薛仲覆在好友離開後,並沒有立即回房休息,而是站在莊外,目送著姜綸一行人的背影消失在視線之中,心中充滿了感慨。
這次姜家對薛家的幫助,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支援,更是精神上的鼓勵。
接下來的日子,薛仲復繼續忙碌于田莊和工部之間,但他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憂心忡忡。
這日,在工部議事堂內,尚書、侍郎、各員外郎以及營繕司的主事齊聚一堂,眾人正在商議萬壽殿的竣工事宜。
“諸位,”工部侍郎章知良沉聲開口,“四司兩庫呈報上來的工耗銀兩,還缺十一萬四千兩。而萬壽殿的地磚鋪設,陛下與太后都表示不滿意。這可如何是好?”
“唉,”一位員外郎嘆息道,“蘇州共計御窯、御灶二十四座,已經全力以赴,呈獻的青磚都是近年最佳,可陛下還是不滿意,蘇州督造楊世龍急得頭髮都全白了,我們能有什麼辦法?”
薛仲復坐在一旁,手中翻閱著營繕司遞上的萬壽殿器皿數量簿冊,聽到同僚所說,也是眉頭緊鎖。
突然,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著是營繕司主事急匆匆的通報聲。
“大人們,好訊息!江寧織造局的沈其山派人送來了幾塊青磚樣品。”主事滿臉喜色地彙報,“據說這是江寧當地一位香山幫工匠新研製的燒法,與進貢的青磚大不相同。沈大人想請諸位大人參詳,看是否能用在萬壽殿的鋪設上。”
章知良聞言抬頭,眼中閃過一絲期待:“哦?江寧織造局也管起督造府的事了?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快快將樣品拿進來讓我們瞧瞧。”
主事應聲匆匆離去,議事堂內暫時恢復了平靜。
眾人趁著這個間隙,紛紛端起茶杯,輕抿一口,讓疲憊的身心得到短暫的休憩。
工部尚書左寧遠,已過花甲之年,近年來常感精神不濟,今日在議事堂也不過是應卯坐班而已。
他緩緩放下茶杯,右手輕輕一揮,語氣中透露著無奈:“只要陛下與太后對各地進獻的地磚都不滿意,那這萬壽殿的封頂竣工之日就遙遙無期啊。”
“如今,我們也顧不得那麼多規矩了,管他是織造局還是督造局,只要能讓陛下、太后滿意,便是我們的首要任務,不然到時一個辦事不力的罪名下來,我們整個工部都是要被問責的。”
尚書一發話,議事堂內頓時鴉雀無聲,片刻之後,眾人紛紛點頭稱是,不敢有絲毫異議。
此時,薛仲復聽到江寧織造局,手中的毛筆突然停了下來。
他的同僚姚瑄見狀,湊近身旁,低聲問道:“薛兄,這沈其山可是先夫人的孃家人?”
薛仲復微微點頭,壓低聲音說道:“正是亡妻的叔父。”
姚瑄恍然大悟,輕聲嘀咕:“對對,我想起來了,當年沈其峰大人積勞成疾,不幸離世,便由其弟沈其山接任了江寧織造一職。這回進獻地磚的事,薛兄事先可否知情?”
薛仲復輕輕搖頭,坦言道:“我也是方才第一次聽聞此事。”
姚瑄聽後,識趣地不再多問,轉身回到自己的桌案前繼續忙碌起來。
然而,薛仲復的心情卻難以平復。
十年前亡妻沈芸孃的父親為了籌措朝廷下令的十萬匹絲綢布,日夜在織造局監工,最終積勞成疾猝然離世。
陛下李隆澤當時登基不久,感念沈其峰的勞苦功高,便破例讓其弟沈其山接任了江寧織造局一職。
當時的沈其山原本是松江府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