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打破節奏的常規 (第1/17頁)
筆韻周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方向一:反轉結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技巧分析
反轉結局作為一種極具衝擊力的小說結尾方式,其核心要點在於巧妙地打破讀者依據前文所自然形成的情節預期,在故事的尾聲處實現情節走向的急劇轉變,給讀者帶來強烈的意外之感。然而,這種意外絕非毫無根基的憑空捏造,而是深深紮根於小說前文所精心鋪設的細節與伏筆之中,達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精妙效果。如此一來,當讀者讀到結尾處的反轉時,在最初的震驚過後,便能迅速回溯前文,發現那些早已隱藏在字裡行間的線索,從而對整個故事產生全新的、顛覆性的認知,進而回味無窮,沉浸在作者構建的巧妙敘事之中。
以紫金陳的《壞小孩》為例,這部小說在敘事過程中,始終圍繞著幾個孩子意外目睹一場謀殺案後,與兇手之間錯綜複雜的周旋、博弈來推進情節。在讀者沿著故事脈絡閱讀的過程中,基於常規的邏輯思維以及大眾普遍認可的故事發展套路,很容易在心中形成幾種預期的結局走向,比如正義最終會戰勝邪惡,兇手終將被繩之以法,又或者孩子們因深陷這可怕的漩渦而陷入絕境等等。然而,小說的結尾卻來了一個令人猝不及防的大反轉。
透過朱朝陽日記的呈現,故事的真相被徹底改寫。原來,朱朝陽這個看似單純、弱勢的孩子,實則心思深沉、精於佈局。他巧妙地篡改了整個事件的真相,將自己偽裝成一個無辜的受害者,而把所有的罪責都巧妙地推到了他人身上,並且成功地騙過了周圍的大人們。這一反轉可謂是對讀者既有認知的巨大沖擊,徹底顛覆了之前朱朝陽在讀者心中那單純、善良的形象。
而之所以這樣的反轉能夠實現得如此自然流暢,絲毫不顯突兀,正是得益於作者在前文中不動聲色地埋下了諸多伏筆,對朱朝陽的人物性格和內心世界進行了細緻入微的刻畫。例如,朱朝陽對父親複雜且矛盾的感情變化,就為他後來的極端行為埋下了種子。他一方面極度渴望得到父親的關愛,然而父親在重組家庭後對他的忽視以及偶爾流露出的冷漠,讓他內心充滿了失望與痛苦。這種情感上的落差,逐漸扭曲了他的心理,使得他對親情有了別樣的認知,也為他在面對複雜局面時做出利己的極端選擇提供了心理動機。
再者,朱朝陽展現出的遠超同齡人的冷靜和思考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伏筆線索。在面對謀殺案以及後續與兇手的周旋過程中,他總能迅速地分析局勢,做出看似對自己有利的決策。這種超出年齡的成熟心智,暗示著他並非表面上那般單純無害,而是有著不為人知的複雜一面。這些看似零散的細節,在故事的結尾匯聚在一起,成為支撐反轉結局的有力基石,讓讀者在驚歎之餘,不得不佩服作者佈局的精妙。
佈局步驟分析
1 前期鋪墊伏筆:
在故事的主體部分,伏筆的鋪設需要巧妙且隱蔽,如同在一幅看似平常的畫卷中,悄然埋下一些獨特的色彩元素,待到最後時刻,它們將匯聚成驚豔的畫面。可以從人物的各個方面入手,比如人物的某個特殊習慣,它可能看似微不足道,但卻能在關鍵時刻成為推動反轉的關鍵因素。例如,一個角色總是在緊張時不自覺地擺弄手中的物件,而這個習慣在結尾處的緊張對峙場景中,可能就成為了暴露其真實想法或者引發意外轉折的導火索。
一句不經意的話語同樣能發揮大作用。也許在某個日常的對話場景中,人物說出了一句看似無心的話,但實際上卻蘊含著深意,與結尾的反轉情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就像在《壞小孩》中,朱朝陽偶爾流露出對父親偏愛妹妹的不滿,雖然當時只是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但卻為後來他對親情的絕望以及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埋下了伏筆。
此外,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場景也可能是重要的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