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秦皇初年四月,本是極為平常的一個月份。

東境降將何去何從尚未蓋棺定論,就在天下臣民猜測那位大秦天子的心思之際,一道道旨意從朝廷之上頒佈,頓時激起驚濤駭浪。

“敕封張良為薛郡郡守!”

“敕封曹參為泗水郡郡守!”

“敕封周勃為泗水郡郡尉!”

“敕封范增為會稽郡郡守!”

......

誰都沒有料到,東境諸郡的主政官員竟都未曾由朝廷委派,而是直接在當地提拔,關鍵這些人還都是當今陛下聖心獨斷定下來的,這在以往可是聞所未聞。

要知道,朝廷選派官員,即便是陛下欽命之人,也需得將名薄下發至列卿府稽核查勘,無誤後方能送到丞相府加印,然後才送抵至各郡縣。

可如今直到聖旨發出,列卿府諸多官員才後知後覺,不免惹得眾人議論紛紛。

“這張良何許人也?之前從未聽過,竟能得到陛下青睞。”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這張良祖上世代為相,倒也算得上是官宦之家,只可惜嘍,世代當的都是韓國的丞相,如今讓他做了韓國舊地的郡守,陛下此舉,怕是不妥啊。”

“這算什麼,聖旨上點名的幾人,幾乎都是昔日劉邦與項羽的舊部,陛下用人,可真是不尋常理啊!”

“最為關鍵的是,陛下繞過列卿府,與丞相直接任命官員,一旦行差踏錯,只怕是會有損陛下聖威啊。”

“對啊,以往即便是陛下有心儀官員,也會交給列卿府稽核查勘,事後以列卿府及丞相府的名義下發廷寄,這樣一來,即便這些官員日後出了差錯,責任依舊在列卿府和丞相府的諸多官員身上,於陛下而言,並無不妥,可如今陛下來這麼一出,日後這些人一旦出了差錯,世人不都得詬病陛下的用人之道嗎?”

朝野上下議論不止,但也不乏有些人看的更為透徹。

“陛下此舉,當真是妙啊,劉邦、項羽擱置不用,反倒提拔其麾下能人異士,這樣一來,即便是這二人再回東境,面對的卻是一幫品級高於自己的昔日舊部,該如何自處?以後怕是隻能唯朝廷之命是從了。”

“我看不然,陛下此舉,恰恰是為這二人鋪路,如今朝堂上諫聲如流,貿然對這二人委以重任,只怕是會與諸多朝廷重臣產生隔閡,可如今大膽啟用這些人的舊部,既免了這樣的麻煩,卻也保證了這二人在東境之上的權威,一舉兩得啊。”

“天心難測,陛下用人,嘖嘖嘖,難以琢磨啊。”

......

無論是平衡之道,亦或是退讓之舉,在眾臣看來,隨著聖旨下發,這一切也都算是敲定了下來,至於這結果嘛,倒也在各方勢力的接受範圍之內。

接下來要看的,就是這些人是不是真的是經世之才了。

畢竟能不能當郡守和能不能當好郡守,這可是兩碼事。

另外,此番任命多為權柄極重的地方大員,相比較之下,另一人的任命倒是顯得不那麼扎眼。

同一日,列卿府中多了一個名叫“蕭何”的議事郎中,這等微末官職,自是不會放在那些達官顯貴的眼中的。

無非是多了一個學習政務的待選之官罷了,又有誰會真的把他當做一回事呢?

東境之事,至此也該告一段落了。

這是所有人的想法。

可偏偏卻不是扶蘇的想法。

四月末,眾臣領旨,凡咸陽在冊官吏,皆往祭天之地集合。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若無天大的事,祭天之地唯有在特定的幾個時間段才會興起祀火。

上一次這般隆重,還是扶蘇初登大位,祭告天地宗廟之時。

不知這一次這位皇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才叔學淺
關於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戰國末年,他師承鬼谷子,合縱連橫,更是組建黑冰臺,幫助嬴政橫掃六合。漢末天下三分,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但世人卻不知還有下半句,“陸離隱世不出,則大漢難興!”他親眼目睹了千古女帝的絕唱,又見到了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天下。又曾在危難之中匡扶大明,與鄭和七下西洋,引萬國來朝。他在時間的長河中,見證了華夏曆朝歷代的興盛與衰敗。直到那一
歷史 連載 291萬字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第八塔峰主
關於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年代文,團寵日常,彌補意難平」上天給了唐心一次重來的機會,這輩子她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了。雖然重生到了那艱苦的年代,可誰讓她是命運的寵兒,今生的家世顯赫,有全家人的疼愛,完全是躺贏的節奏,那她這輩子就完全可以當只快樂的米蟲啦。直到遇見了將文柏,唐心才知道原來自己穿書啦!!天吶,那可得捂好自己的小馬甲,原書女主一直搞事業,太高調了,自己可得離他們遠一點,別被發現了
歷史 連載 1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