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抗旱救災 (第1/2頁)
愛吃芋頭粥的薛老爺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場雨雖然不大,但卻給了人們堅持下去的信心。在林錦兒的帶領下,村莊逐漸從旱災的陰影中走了出來,重新踏上了發展的道路。
然而,這場雨只是一個開始,要徹底戰勝旱災,恢復往日的繁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林錦兒深知這一點,她一刻也不敢停歇,繼續帶領著村民們採取各種措施積極抗旱。
為了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資源,林錦兒首先組織村民們對農田進行了細緻的規劃和分割槽。根據不同農作物的耐旱程度和生長階段,合理分配灌溉用水。
“大家聽好了,我們先保證那些快要成熟的莊稼能澆上水,幼苗可以稍微少澆一點,保住根就行。”林錦兒在田邊向村民們大聲說道。
村民們紛紛點頭,按照她的安排有序地進行灌溉。
同時,林錦兒還號召大家挖掘更多的蓄水坑和水渠,以便在下次降雨時能夠儲存更多的雨水。
“我們不能只靠天吃飯,要自己想辦法留住水。”林錦兒一邊拿著鋤頭挖土,一邊鼓勵著身邊的村民。
在挖掘水渠的過程中,遇到了堅硬的岩石地段,工程進展緩慢。但林錦兒沒有放棄,她四處打聽,找到了一位有經驗的石匠。
“師傅,您看這石頭怎麼才能儘快鑿開啊?”林錦兒虛心地請教。
石匠看了看地形,給出了建議:“可以先用火燒,再用水澆,這樣石頭容易裂開。”
按照石匠的方法,果然加快了工程進度。
除了開源節流,林錦兒還想到了改進灌溉方法。她從空間商場中獲取了一些關於滴灌技術的知識,然後組織村民們用簡易的材料製作滴灌裝置。
“這種滴灌的方式能讓水直接流到莊稼的根部,減少浪費。”林錦兒向大家解釋道。
村民們雖然對這種新奇的方法有些懷疑,但在林錦兒的耐心指導下,還是紛紛動手嘗試。
在抗旱的過程中,物資的匱乏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林錦兒悄悄地利用空間商場的資源,為村民們提供了一些急需的工具和種子。
一天夜裡,當村民們都入睡後,林錦兒獨自進入空間商場。她在琳琅滿目的貨架間穿梭,挑選著適合的物品。
“這些鋤頭和水桶應該能派上用場,還有這些耐旱的種子,希望能幫助大家補種。”林錦兒一邊挑選,一邊自言自語。
當她帶著這些物品出現在村莊時,村民們都驚喜不已。
“錦兒,你從哪裡找來這麼多好東西?”
林錦兒微笑著說:“大家別問那麼多,先用著,咱們先把旱災扛過去。”
有了新的工具和種子,村民們的幹勁更足了。
為了讓村民們保持信心和體力,林錦兒還組織了互助小組。大家相互幫助,輪流照顧家中的老人和孩子,讓勞動力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旱工作中。
“我們是一個大家庭,只有團結一心,才能戰勝困難。”林錦兒在互助小組的成立儀式上說。
在林錦兒的帶領下,村莊裡充滿了團結和奮鬥的氛圍。但旱災的影響依然嚴重,糧食的短缺成為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林錦兒再次進入空間商場,這次她帶回了一些速生的蔬菜種子和養殖家禽的飼料。
“我們不能光等著莊稼成熟,先種些蔬菜,養些家禽,解決眼前的溫飽。”林錦兒說道。
村民們積極響應,在田邊地頭種上了蔬菜,在自家院子裡養起了家禽。
隨著時間的推移,村莊的情況逐漸好轉。新種下的蔬菜開始收穫,家禽也長大了不少,為村民們提供了一定的食物來源。
但林錦兒並沒有滿足於此,她知道要想長期穩定地發展,必須建立更完善的抗旱機制。
她從空間商場中獲取了關於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