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橋樑修建 (第1/2頁)
愛吃芋頭粥的薛老爺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林錦兒看著繁榮的村莊和忙碌的工坊,心中充滿了欣慰和自豪。她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可能等待著他們去創造。
村莊外的那條河流,一直是村民們出行的一大阻礙。平日裡,村民們只能依靠簡陋的木橋或者小船過河,每逢雨季,河水上漲,木橋常常被沖毀,小船也無法行駛,嚴重影響了村莊與外界的交流和貿易。林錦兒深知,要想讓村莊進一步發展,必須解決這一交通難題,於是她決定組織村民修建一座堅固的石橋。
當林錦兒在村民大會上提出修建石橋的想法時,村民們紛紛表示支援。
“錦兒姑娘,這是個好主意,咱們早就受夠了這破木橋。”一位村民說道。
“就是啊,有了石橋,咱們出行就方便多了。”另一位村民附和道。
得到了村民們的支援,林錦兒立刻著手準備。她首先請來了一位經驗豐富的橋樑工匠,讓他根據河流的寬度和水流情況,設計出石橋的圖紙。
工匠仔細地勘察了地形,幾天後,拿出了一份詳細的設計圖。林錦兒和村民們看著圖紙上那雄偉的石橋,心中充滿了期待。
接下來就是準備材料。石料是修建石橋的關鍵,林錦兒帶領村民們到附近的山上開採石料。山上的石頭又大又重,開採起來十分艱難。
“大家加把勁,為了咱們的石橋!”林錦兒一邊揮舞著錘子,一邊給大家鼓勁。
村民們喊著號子,齊心協力地將一塊塊石料從山上運下來。
除了石料,還需要大量的木材用於搭建腳手架和支撐結構。村裡的男人們紛紛上山砍伐樹木,女人們則負責將木材加工成合適的尺寸。
材料準備得差不多了,正式的修建工作開始了。村民們在工匠的指導下,先在河床上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一項極為艱苦的工作,需要在水中作業,而且河水冰冷刺骨。
“大家小心點,別滑倒了。”林錦兒站在河邊,時刻提醒著大家。
儘管條件艱苦,但村民們沒有絲毫退縮,他們輪流下水,一點一點地築牢基礎。
就在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打亂了他們的計劃。洶湧的洪水席捲而來,沖走了部分已經建好的基礎和材料。
“這可怎麼辦?咱們的努力都白費了。”一位村民望著被洪水破壞的工地,憂心忡忡地說道。
林錦兒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也十分難過,但她知道不能就這樣放棄。
“大家別灰心,洪水衝不走我們的決心。我們重新再來!”林錦兒鼓勵著大家。
在林錦兒的鼓勵下,村民們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工程中。他們總結了上次的教訓,在河邊築起了臨時的堤壩,以防止洪水再次侵襲。
隨著工程的推進,問題一個接一個地出現。資金的短缺、技術的難題、人力的不足,每一個問題都像是一座大山,壓在林錦兒和村民們的心頭。
為了解決資金問題,林錦兒不僅拿出了自己的積蓄,還四處奔走,向周邊的村莊和富戶尋求幫助。
“我們村莊正在修建石橋,這對大家都有好處,希望你們能伸出援手。”林錦兒誠懇地說道。
一些好心人被她的真誠所打動,紛紛慷慨解囊。
技術難題上,林錦兒和工匠們一起研究,不斷嘗試新的方法。有時為了解決一個技術問題,他們甚至通宵達旦地討論和試驗。
“我覺得可以在這個地方增加一個支撐點,這樣可以增強橋樑的穩定性。”工匠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好,那我們試試看。”林錦兒說道。
人力不足時,村裡的老弱婦孺也紛紛加入進來,為修建石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孩子們幫忙搬運工具,婦女們為大家做飯洗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