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西晉滅亡,衣冠南渡 (第1/3頁)
第二藝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309年,漢趙劉淵派遣其子劉聰率軍進攻洛陽,西晉頑強抵抗,暫時擊退了匈奴。
到了公元310年,劉淵去世,劉聰弒兄繼位。
劉聰繼續派兵攻打洛陽。
劉聰不比劉淵,對漢人的認同感遠不及劉淵高,採取了胡漢分治政策。
初期圍攻洛陽不利後。
這些匈奴人和羯人軍隊不甘心無功而返,於是不斷劫掠洛陽周邊城池和村莊。
一路遇上的所有漢人都是他們的劫掠和吸收的物件。
漢人們被劫掠了一切沒有活路,要麼提前南下逃難,要麼被匈奴抓去充軍。
而相比石勒率領的羯人,歸附中原王朝已有三百餘年的南匈奴,漢化程度較高,對待漢人還不算那麼過分。
但從西域來的羯人手段最為殘暴。
因為羯族人口較少,軍需物資供給困難,石勒便授命羯族士兵每每攻下城池後用屠城的方式搶奪物資。
漢人男子殺掉,女子擄走姦淫。
擄獲的人數多了不便攜帶,便將女子也殺掉減輕負擔。
若是劫掠過多導致附近沒有地方可以搶到糧食了,便將擄掠來的漢人烹煮吃了,以作軍糧。
如此毫無人性的殘酷暴行,將所有年齡段的漢人都囊括在了食譜中。
吃的人多了,甚至區分出“燒把火”、“不羨羊”、“和骨爛”等不同年齡段漢人的口感。
近乎堅壁清野的方式讓西晉在北方的人口基礎快速被摧毀,洛陽漸漸成了一座孤城。
糧草不斷被消耗,南方的援兵又因為八王之亂導致實在沒有兵力北上支援京師。
洛陽守軍無力出城阻止他們,洛陽淪陷便已成註定。
此時的洛陽糧食極為短缺,掌控晉朝權柄的司馬越也知曉洛陽很快就會淪陷。
於是為了維持自己的權柄和勢力,便率領將洛陽城中最後的五萬兵馬和眾多王公貴族撤離了洛陽。
同時帶走的還有洛陽城中所有能帶走的財物和珍貴書籍,拋棄滯留在洛陽的朝廷,企圖在南方繼續維持晉朝政權。
遺留在洛陽的晉懷帝司馬熾惱怒至極,當即下詔號令天下藩王和州郡刺史討伐司馬越。
但此時的晉朝已在亡國邊緣,再要發生內鬥就是自取滅亡。
所以也沒有藩王和刺史響應號召,不過司馬越卻因此憂憤成疾而死。
與此同時石勒追上了司馬越的撤離部隊。
這群部隊混雜了太多王公貴族和百姓,初戰潰敗後,便被石勒的騎兵圍困用羽箭不斷射殺。
最終包括軍兵、貴族、百姓在內十餘萬人全部被殺,屍體堆積如山。
晉朝大量財貨、書籍、珍寶都成為戰利品被石勒掠奪。
晉朝在北方最後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消亡後,洛陽也淪陷在即。
晉懷帝司馬熾也想遷都,可卻已經為時已晚。
洛陽城最終被攻破。
漢趙軍隊放任手下軍兵大肆姦淫擄掠,西晉王公貴族及百姓被大肆屠戮,死者無算。
大片宮殿房屋也被焚燒,洛陽這個曾經最繁華的京師淪為人間地獄,晉懷帝司馬熾也被俘。
這便是歷史上與“安史之亂”和“靖康之恥”齊名的“永嘉之亂”。
兩年後司馬熾被毒殺,司馬熾的侄子司馬鄴在長安繼位稱帝,即晉愍(min)帝,也是西晉最後一位皇帝。
公元316年,劉聰派大將軍劉曜攻入長安,又俘虜了晉愍帝,飽受欺辱兩年後,晉愍帝被殺,西晉至此滅亡。
這場歷時數年的激烈戰亂,迫使著北方百姓和漢人士族大規模向南遷徙,史稱衣冠南渡。
以長江淮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