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塘寶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冬季,寡婦街大多數商販的生意都不錯。
臨近元旦的時候,生意進入頂峰。這是小商販們最喜歡的季節,做生意最大的好處就是上不封頂,有時生意好了,一天就能頂人家上班族半個月的工資。
就好比在寡婦街賣過小百貨的瓜勺,平時看起來也不那麼起眼,和人打交道也不多,就有人給他取了個外號叫“瓜勺”。瓜勺是最早一批的下崗工人,為了生計被迫當了小商販。主要就賣毛巾和襪子。可能是毛巾和襪子比較輕巧吧,瓜勺做的是流動生意,每天輪流在各個鄉鎮趕集,下雨不下鄉,就近在寡婦街擺攤。
洪城第一批商品鋪面問世的時候,瓜勺一氣全款在國道旁買了六個嶄新的鋪面,小商販們都震驚了。說起來當時的房價便宜,但和那個時代的收入相比,那也不便宜啊,何況是國道旁邊的鋪面,還一溜兒六個。
大傢伙還以為瓜勺是在哪發了意外之財呢!
瓜勺改行之後才說出來了他起家的秘密。
商販們都知道小小生意發大財的道理,瓜勺就是典型。瓜勺只是表面看起來勺,其實精著呢,大家都想進城做生意,他瞅準的主要是市場是農村,賣小百貨,農村的量更大,而且農村沒那麼多講究,價格實惠些就好。他便找到那些破產的毛巾廠,襪子廠,給廠長一些回扣,低於市場的價格把貨批發出來。
比如毛巾,一塊錢一條的批發價,零售賣3塊錢,一條毛巾毛利賺二塊錢,一天最多的時候賣四五百條,可以賺上千兒八百塊錢,那時很多人的工資一個月才兩三百塊錢,那是個什麼概念?
瓜勺為了掩人耳目,非常低調,因為他賣的商品單一,外人也看不出生意好壞。他去的時候是一堆毛巾襪子,回來還是一堆毛巾襪子,以為他沒賣掉呢。有一回他餓了在餐館點了個菜,有人說他:“錢沒賺著,還吃那麼好,真是不會過日子。”
哪怕是做小生意,水也很深。若不是那些個破產企業的負責人中飽私囊,瓜勺也不可能賺到那麼多錢。
也就是說,商販們對外人說的永遠是生意不好做,不賺錢,到底賺沒賺錢, 賺錢錢,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反正,顧城是賺了錢的。
歐陽俏也是賺了錢的。
沈玲就更不用說了。
但沈玲其實她壓力很大的。
因為她做的是禮服,不是大眾化的服裝,單靠洪城的銷售量,根本就養不起她的廠子。她的訂單很多都是來自網上。
別看在洪城,她沒有什麼實力強大的競爭對手,但在網上,她的競爭對手也挺多的,做這一行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沈玲說等過完元旦節,她廠裡就得進入淡季了。太早進入淡季的話,影響自己的收入是一方面,還會影響工人的收入。工人收入少了,就不能安心工作,因為工人是靠工資養家餬口的。工資受了影響,人心不穩。養不起工人的話,人一走,到時就不好招人了。
這倒讓燕子和歐陽俏挺吃驚的!
每次有困難,都是沈玲出手幫她們的忙,沒想到她也有她的難處呢!
尤其是歐陽俏,沈玲真的是幫了她的大忙了。
現在的喬敏,理科成績雖然也談不上質的飛躍,但狀態已經非常好了。為了能好好輔導喬敏,歐陽俏也開始重啟了她的讀書生涯,她陪著喬敏一起慢慢研究,探索,上次月考,喬敏的數學考了75分,物理考了70分,相比之前的從來不及格,喬敏已經是非常振奮了。孩子嘛,只要肯付出,並對自己充滿了希望,那前途肯定也是光明的。
白天忙做生意,晚上忙輔導孩子,歐陽俏確實都沒怎麼顧得上沈玲了,主要是她那麼牛逼的一個人,哪想得到她也有會難題呢?
主要是沈玲有難,歐陽俏和燕子也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