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我真沒罪! (第1/3頁)
柒柒四拾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洪武四年
朱元璋端坐於龍椅,目光如炬,他緩緩開口:“諸位愛卿,秦朝二世皇帝胡亥其人荒淫無道,聽信奸臣,殘害手足,終致大秦帝國土崩瓦解。此等前車之鑑,吾等當以史為鏡,深思慎行。”
朱標言辭慎重:“父皇所言極是。胡亥之失,不僅在於其人品行,更在於他未能明辨忠奸,失卻了為君之本。秦始皇一統六合,立下不世之功,卻未能妥善安排後事,最終導致江山易主,令人痛惜。”
劉基以其深邃的智慧,分析道:“啟稟陛下,胡亥之禍,實則源自權力的濫用與制衡的缺失。秦始皇雖雄才大略,但過於依賴嚴刑峻法,忽視了人心向背。胡亥上臺後,更是變本加厲,終致民怨沸騰,國之根基動搖。”
朱元璋點點頭,目光轉向禮部尚書李善長:“善長,你有何見解?”
李善長沉吟片刻,道:“陛下,臣以為,胡亥之敗,亦在於他未能繼承始皇帝的雄心壯志,反而沉溺於享樂,喪失了對權力的敬畏之心。《左傳》有云‘居安思危’,為君者,若不時刻警醒,終將自食惡果。”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又望向身邊的太子:“標兒,你身為儲君,當以此為戒。如何避免重蹈覆轍,你有何想法?”
朱標正色道:“兒臣以為,為君者,當首重德行,其次為能力。德行立,則能得人心。能力足,則能治國理政。”
他的眉宇間透出幾分憂慮,繼續說道:“父皇,胡亥行事確屬乖謬,然究其根源,恐非僅趙高一人之罪。”
他的聲音溫和而堅定,顯露出年輕儲君應有的智慧與擔當。
“始皇統一六國,功績卓著,卻未能妥善安排繼統事宜,致使其子嗣被迫陷入權力爭奪,終釀成慘劇。此非單一奸臣所能左右。”
劉基頷首贊同:“太子殿下所言極是。始皇晚年過於自信,忽視了內部矛盾激化,最終導致國祚斷送。此事足以警醒我們,治理國家需審慎選擇繼承人,建立穩固的政治架構,避免內訌。”
張士貴則補充道:“不僅如此,始皇對待其他子女的態度亦值得反思。除長子扶蘇外,其餘王子公主並未賦予相應權益與庇護,一旦主脈斷裂,便無人可繼。我大明雖立嫡長制,但各藩王亦需有所依仗,方能在危難時刻共赴國難。”
朱元璋聞言,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滿意:“諸位見解深刻。朕深知歷史教訓,故爾自立國之初,便確立分封制,命諸子鎮守四方。此舉不僅可固邊防,更可確保皇權延續,防止類似秦朝之悲重演。”
徐達拱手道:“陛下英明,此舉既能加強邊疆安全,又能培養諸皇子軍事才能,使之成為守護江山社稷的堅實柱石。”
“不錯。”朱元璋點頭讚許,“朕之計劃,正是要使每位藩王皆成一方諸侯,既非孤立無援,又非尾大不掉。他們需相互支援,共同抵禦外患,而京都亦不會因此削弱。如此,大明方可永固。”
朱標面帶微笑,繼續說道:“父皇深謀遠慮,兒臣欽佩不已。但如何平衡京都與地方之力,確保各藩王忠誠不貳,仍需謹慎考量。”
朱元璋的目光再次掃過群臣,語氣堅定:“朕已有算計。定期召藩王入京述職,密切聯絡感情,同時限制其軍力發展規模,避免坐大。至於經濟民生,中央統籌調配,保證各地均衡發展,以免滋生割據之心。”
群臣齊聲道:“陛下聖明,臣等定當竭盡全力,輔佐陛下,確保大明江山穩固,萬世基業長青。”
【將閭和他的倆兄弟被關在內宮,他們的罪名得單獨判。二世皇帝派個使者跟將閭說:“你對皇上不忠,你懂的,該死!官府得依法辦你。”將閭說:“宮裡的規矩,我哪敢不守?朝堂上,我哪敢失禮?接受命令,回答問題,我哪敢說錯話,怎麼就說我對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