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韓文求見 (第1/2頁)
來財來財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司安一手資料,一手道理,就連周老也是聽得連連點頭。
在司安的說法中,識字,並不一定是為了要當官,更多的是讓孩子們有更多的選擇。
未來南疆的官員,那必然是要從各種選拔中出來的,什麼識字都是最簡單的要求。
而且按照司安的說法,不僅是士兵需要識字,普通的百姓不分男女也要滿足識字的要求。
不然的話,發個通告還要別人幫你解釋,這純粹就是浪費人力物力。
而周老對這個很感興趣。
別忘了,他之前就是隱居當老師。
兩人開始談論起這件事,越說越是激烈。
因為司安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認字型系。
不再是憑藉那些所謂的經書,而是憑藉字典之類的配合讀音什麼的進行。
有些字,別人知道怎麼讀,不知道怎麼寫,有些字別人知道怎麼寫,不知道怎麼讀,總要有個章程。
而這些,對於司安來說,那都是很早以前的知識了,他毫不猶豫的就展示了出來。
周老拿著司安手裡的字典,再來對照一下,頓時覺得非常有趣。
“這法子不錯,可行!”
就連周老都這麼說了!
司安也笑著點了點頭。
自此,南疆新一輪運動開始。
而不管是文治還是武功,對於一個國家也好,對於一個藩國也好,那都相當於一個人的兩條腿。
兩條腿一樣長,這樣的一個勢力才能走得更遠不至於半路跌倒。
就這樣,直到入秋,南齊和南周都沒有開啟戰爭!
倒是南疆的變化,全都被傳揚了出去。
第一個知道的就是南周。
南周這邊比較崇尚武力,李威和周正在朝廷有很大的威望。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皇帝的權利不夠集中,而李維和周正又是老將,功高蓋主自古以來都不是什麼廢話。
還是那句話,皇權和臣權,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皇權想要集中,要的是一言定生死。
但是臣權要的是制衡,他們需要制衡皇權。
大魏也好,南周也好,都存在這個問題。
唯一比較好一點的是南齊。
南齊的皇帝是大丞相一手帶大的,大丞相就和皇帝的親爹沒什麼不同。
雙方相互信任,反倒是其他的臣子沒有了出頭之日……
而在李維和周正知道南疆的政策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想要將南疆對士兵優待的政策搬運回南周。
道理很簡單。
李維和周正都是武將。
他們抬高士兵的地位,有助於他們更好的掌握軍隊,除此之外,士兵也能更好的為他們賣命!
但是南周的皇帝其實是不想答應的。
如今南周的環境,武人的地位還不夠高嗎?
還要抬高武人的地位,他這個皇帝還要不要當了?
要不乾脆換你們來?
因此,雙方就這樣僵持了下來。
這也是南周最近沒有大動作的原因。
南齊就沒有這個顧慮了。
皇帝直接找到了大丞相。
“老丞相,你說南疆的這些政策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不收農人賦稅,這好像和書裡的那句民不加賦而國用足隱隱有所吻合。”
“我們若是用在南齊,會不會有效果呢?”
此話一出,大丞相直接搖頭。
“這些不能用在南齊。”
“道理很簡單,南齊的稻穀一年三熟,糧食水果這些多到潰爛,放在地裡都沒有人去採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