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不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年三十這一天,爸爸、媽媽、哥哥、弟弟及肖晨揹著揹簍往鎮上的集市上趕。
這是農村年前最後一次的大集,周圍十里八鄉的人都彙集在這裡,是每年人氣都旺的一天。
這一天按照農村習俗必須買最重要的東西的:天地、春聯、大紅公雞、弟弟的新衣服、蠟燭、鞭炮、食材等等。
一家人買到了下午3點左右,每個人的揹簍裡都已經是滿滿當當的了,全家人又急急忙忙的往回裡趕。
回到了家裡全家人得分工合作,父親對肖晨安排道:老你負責生火燒開水,水開了得殺大紅公雞封門。
然後父親又對大哥說,老大我們負責把這些春聯貼上,老三你去幫你媽打下手做飯。
不一會兒肖晨的水已經燒開了,用水瓶裝好,又燒了一壺,水已經夠了。
接著肖晨開始去父親那裡去幫忙,家裡的正門,側門,廚房門這些地方都要貼上春聯,最後是才是正堂的天地貼完了。
從下午5點開始,全村陸陸續續有人家開始放鞭炮,殺雞封門,家鄉的習俗是封門以後在三天內得從側門走,也是說從封后外人直到大年初三都從正門進來了。
弟弟早就把鞭炮掛好了,就等著父親去殺雞封門了,門一封就意味著真正的過年開始囉。
弟弟高興地點響了鞭炮,父親對著雞脖子就是一刀,然後用雞毛沾了一點血滴到門檻上,封門完成。
整個村子裡陸陸續續的放鞭炮,一兩個小時後空氣裡都瀰漫著火藥味,也是從此刻起年來了,過年開始了,各家各戶都在忙著吃一年中最好吃、最貴、最隆重的年夜飯,也算是慰勞一下自己一年的辛苦。
華國的傳統習俗,這一頓飯不管再窮的人家都必須是全年最好、最豐盛的一頓。
晚上6點隨著弟弟點響那噼噼啪啪的鞭炮,肖晨家裡也開始了除夕夜的年飯了,滿桌子盛滿了各種各式豐盛的菜,有肖晨最愛吃的扣百合、蛋卷、自己家裡醃的臘肉、香腸、血豆腐,當然更少不了魚、雞,鴨子嘛得初二打牙祭時才能吃。
自從出去讀書了,肖晨已經很難得吃到媽媽燒的菜了,每每只有假期、過年回家時才能吃得到,媽媽的味道,也只有離鄉的遊子才能體會這種對媽媽菜的想念。
按照習俗所有的菜得在桌子上先敬供祖宗,點上香燭,母親虔誠的向祖宗磕頭,口中唸唸有詞,完畢後每一樣菜都拿出一點準備過天去祖宗墳上祭祖用。
父親不大愛喝酒,所以全家除了母親外,每人倒上一小杯本地老紅杯,當然用中國特有的玻璃茶杯了,母親則倒上健力寶,全家一起舉杯,共慶新年的到來。
席間,母親還是一個勁的給肖晨、弟弟、哥哥夾菜,生怕孩子們吃不飽似的,看著母親那雙長滿老繭且開滿裂紋的手,肖晨有種說不出的難過,就是這雙難看的手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在黃土地裡勞作,養育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