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收糧風波 (第1/2頁)
盲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伴隨著震耳欲聾,驚天動地的火炮轟鳴聲響起。
學員們望著炮彈擊中目標後掀起的煙塵,心中不禁湧起了一股豪邁之情。
他們深深感受到了自身力量,透過武器得到放大後,所帶來的極致快感。
在訓練過程中,馬超在所有人面前,都努力展現出自己卓越的領導力和創造力。
巧妙的為佛郎機火炮,設計出了方向標尺和仰角標尺。
透過事先觀察計算,學員可以調整兩個標尺的刻度,使火炮精確無誤的擊中目標。
馬超的這些創新發明,透過鐵器廠的生產,被快速轉變成為了戰鬥力。
那些經過精心除錯和校正的佛郎機炮和燧發槍,被塗抹上厚厚的一層潤滑油後,用油紙包裹起來放入木箱中儲存。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在這樣繁忙而充實的日子裡,眨眼間便來到了崇禎五年。
然而,這一年依然沒有見到風調雨順,大明帝國再次遭受到了嚴重的天災。
濟南府地界內的糧食價格,由秋收時的每石6錢,到正月時已經暴漲到了每石1.2兩白銀。
隨著春季糧荒的到來,這種糧價上漲的勢頭依然強勁,濟南城內的糧店甚至每天都會漲價一兩次。
有的時候,一夜之間,糧食的價格就會飆升超過一成。
這種劇變,讓濟南府乃至整個大明國北方數省的百姓,在一夜之間紛紛傾家蕩產。
無法生存下去的幾百萬百姓,被迫拖家帶口離開他們的故土,流離失所,尋找尚能維持生計的地方尋求庇護。
馬家村內的人口,在短短一年內也同樣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原本的 80 戶 386 人,猛增到 312 戶 1317 人。
再加上黃埔軍校內的學員和先生,馬家村總人口已突破 1500人大關。
馬家村內的幾座工廠,再也難以承受如此龐大的人口壓力,無奈之下,只能採取每戶一人進廠工作的措施。
然而,馬超卻發現了一個十分奇怪的情況,那就是農戶們總是把自己手中寶貴的糧食,以極低的價格賣給糧商,甚至售價僅為市場價的兩成!
為了解開心中的疑惑,馬超只得找到老保長,向他請教其中緣由。
老保長聽聞馬超所問之事後,臉上卻浮現出了深深的絕望與哀傷,淚水潸然而下。
“五公子啊!您可能有所不知,我們這些農戶手中的餘糧,只能賣給濟南糧會里的那些糧商。”
“為什麼?”馬超追問道。
“這是因為大明國各府各州的糧會,都是由當地官府指定授權。
倘若有人,敢將糧食賣給沒有糧會背景的商家,那可就是觸犯律法的重罪啊!
輕則被罰款、沒收糧食;重則還會被打入大牢,遭受嚴刑拷打。”
馬超聞言,滿臉疑惑的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腦袋,他實在想不通,為何會有如此坑害百姓的律法存在。
“這種律法,是自古就有,還是本朝制定出來的?”
老保長苦著一張臉,無奈的嘆氣道:
“大明國並沒有制定這樣的律法,這只是地方官府與糧商私下達成的規矩。
商人們想賺銀子,官老爺們也想賺銀子,那就只能合起夥來欺負老百姓了。
無權無勢的老百姓,又怎能拗得過他們這些權貴呢?也只能任由官府和商人拿捏了。”
“收糧的時候只給區區 2 錢銀子,賣糧的時候卻要高達 1.2兩銀子,這算是哪門子的規矩?
簡直就是官商勾結,欺壓老百姓,分明就是在巧取豪奪,吸老百姓身上的血嗎?”
馬超在得知緣由之後,當場便破口大罵起來,對大明國官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