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浮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蕭淙之下樓與元綺同乘一匹馬,走在回府的路上。元綺並不想惹他誤會,便道:“我無心與他攀扯,只是盛情難卻。”
蕭淙之目視前方,輕回了一聲:“嗯。”
此處無話,又行了長長地一段路。
蕭淙之開口道:“夫人替我操辦冬祭吧。”
“冬祭?”
“北方人看重冬至,是祭祖團員之日,靖州已許多年不曾有過了,如今靖州復興,我準備辦一次。龐統與新任副使方肅山已經籌備一段日子,他們粗心,你替他們把把關。”
“好。”
龐統此人,元綺見得不多,只知他被蕭淙之派去常駐軍中,如今冬祭之事又交給他,而不是韓衝,由此可見,此人穩妥。
元綺去了一趟官署,詢問冬祭之事。正巧杜如昌正與新副使方肅山商議。元綺與新副使打了個照面,又聽了一番安排,實則無有她插手的地方。她原是上京長大的,並不瞭解北方的習俗,細想之下,或許是打發她,既博一個好名聲,又給了自己一個藉口推了李瑜。
“夫人,大人已命人拆了賑濟堂,此處可設為商街,聯動周邊商戶。”方肅山道。
元綺點點頭:“靖州若開夜市,吸引更多的流民商戶來此定居 ,必定更加繁榮。”
“正是。靖州本就有資本,只是三州淪陷,內憂外患,才落魄至今,若能拿回三州,此地必將是北方最繁華之地,比之揚州也絕不遜色。”方肅山道。
元綺問:“大人是哪裡人?從前在何處為官?”
“是靖州人。”說罷有些難為情道,“此前,一直在,在案牘庫。”
元綺心想,蕭淙之真會挑人。
靖州人,瞧年歲已過三十,經歷了三州之亂,又親眼見著靖州被外族所控,控有一腔抱負,而立之年卻還在整理書籍,心中滿腔壯志與憤懣何愁不盡心!
“大人是靖州人,那習俗風物我是插不上手了,反倒要向你請教了。至於商鋪調運,有杜檔頭在,你們二人配合得當,我沒什麼不放心的。”
方肅山道:“冬至日,陰陽交替,天地衡長,北地之人相信這一日,陰陽相交,故去之人會回到 家中看看,因此百姓們午後便開始籌備祭祖的饗食,祭祀祖先。”
元綺若有所思:“幾番戰亂,想必所思之人頗多。”
“這也是刺史大人舉行冬祭的原因,大人心智堅毅,謀略出塵,這是想告訴靖州,不,告訴所有北地之人,有我守國門,亡者皆有家可歸。”
“受教了。”
實則冬祭已籌備妥當,回府路上,杜汝昌隨侍,又說了些生意上的事。
“夫人,咱們的貨已經順利到達上京與揚州,按您的吩咐,上京優先。預付的貨款,大多換做飛錢調來了靖州。”
元綺回到刺史府,讓人給杜汝昌上了一杯熱茶:“冬祭花銷大,若有不足的,你儘可來找我。對了,之前運到鄲州的藥材如何了?”
“夫人放心,傅顓去到那裡,便立即著手處理,咱們是佔了先機的。”
元綺欣慰道:“那就好。若還缺什麼,你隨時來報我。”
“是。杜某今日來,還有一事稟報。”
“你說。”
“北方寒冷,冬季漫長,又有大河,因此也常年為南方供冰塊,冬日開採,藏於地窖,夏日解暑。冬至日,也是開冰礦之日。”杜汝昌道。
元綺點頭:“嗯,不錯,若不在冬季貯藏,夏日採買,那價格飛漲,即便是王公貴族,也未必買的起。”
杜如昌誠懇道:“夫人,杜某想說的是,您的大多產業都在南方,如今既然到了此地,不能一味貼補,不如就將著採冰的生意納入囊中,咱們在南方有時蔬鮮果,所有冰礦在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