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尋找賣家 (第1/3頁)
村頭落魄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菜很快上來,葛大炮睜大眼睛說:“軍哥,這果然能吃完。”
粵菜講究精細,只有魯菜四分之一,比東北更少。
如果點魯菜一盤大盤雞,加一個菠菜拌雞蛋皮。兩個人能吃到撐,還有剩餘。
這六道菜,鮮,香,清,脆,還有用胡蘿蔔,白蘿蔔,雕成各種花樣與香芹點綴盤邊,賞心悅目。
葛大炮坐在桌前,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桌上的精美粵菜。他的臉上露出一種既驚訝又不知所措的表情,就像一個土包子突然置身於繁華都市的高階餐廳中。他猶豫不決地拿起筷子,似乎不知道該從哪道菜開始下手。他的手指緊張地顫抖著,生怕自己的舉動會引起別人的嘲笑。看著眼前精緻的擺盤和誘人的香味,流著口水。
張紅軍看葛大炮樣子笑道:“吃粵菜,講究先喝湯潤潤胃,再吃其他菜,喝著花雕。可惜今天沒有老火湯。先來這江東豆腐。”
葛大炮道:“軍哥,你怎麼知道南方這邊菜。”
張紅軍:“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來喝一杯。”
張紅軍心道,前世在考古研究所當臨時工時,有個便宜師父姓江。在舊社會時賣古董的,就是廣東人,正兒八經是廣州府人。不但會吃,還會做。
張紅軍也是好吃之人,跟江老頭蹭吃蹭喝,還學會幾道有名粵菜。
二人風捲殘雲吃完六道菜,幹完兩瓶花雕。
葛大炮道:“菜不錯,就這酒沒有二窩頭有勁。
這花雕不是浙江人喝嗎,怎麼廣東這邊也喝。”
張紅軍道:“越是好菜酒非是陳釀不可,如我們京城譚家菜更是不能烈酒,必須用花雕,才能吃出菜味道與品味。”
“說得好,小同志是個有品味的人。我們廣東人一般喝的酒度數比較低,或是米酒。配我們粵菜是相彰益善。
但真正吃家,吃這粵菜配花雕,才是正確吃法。沒有一定文化沉澱,都不知道這樣吃法。”
說話是一位胖乎乎五十多歲小老頭,身著這個年代少有的唐裝,花白頭髮梳的一絲不苟。渾身散發一股儒雅氣質,有後世搞書畫大師氣範。
這個年代一個小老頭能吃成胖乎乎不是幹部就是廚子。
張紅軍站起身子,躬身拱手道:“老先生,小子有禮了。小子姓張,老先生貴姓。”行的禮是建國前文人稽首禮。
這個小老頭咦了一聲,微微點頭還了半禮拱手道:小友高姓呀,客氣了,免貴老朽姓姚。”
這姚老頭說張紅軍姓為高姓,是有原因,相傳玉皇大帝一個分下界修行百世,就是姓張,曰百忍。於是姓張與王皇大帝是同姓本家,又稱為百忍堂。是高高在上的姓,稱之為高姓。
張紅軍知道花花轎人抬人接著說:“姚先生真正貴姓古姓,黃帝一系失敬失敬。”
凡是姓氏帶有女字上古時就有,如這姚姓,姬姓,姜姓,嬴,姒等。
黃帝就是姓姚名重華。《山海經》有記載。也有說姓公孫名軒轅。
這姚老頭聽了張紅軍話對其更是好感。讓兒媳婦上茶,與張紅軍聊了起來。
福建,廣東人是人泡水,就是一天到晚端著茶杯喝茶。再忙碌,生活再拮据也要喝茶。
所以這邊茶點也是十分豐富。
姚老頭與張紅軍越說越投機。從美食菜系講各地風俗典故,還有江湖趣事。
原來姚老頭祖上是書香門第,家中殷實也曾留過洋。抗戰期間回國散盡家財抗過日。建國後急流勇退。看上五十多歲實際上六十多歲。
在那特殊風暴十年中倒也安然無事。
頗好美食讓自己兒子拜在粵菜大家安長福門下。
開了這小飯館,只有熟人或是熟人介紹才招待,有後世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