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江東小霸王 (第1/2頁)
如霜長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次,劉耀先行帶著一萬玄甲鐵騎和公孫續所率領的一萬騎兵作為先鋒。
孫堅則是率領一萬的江東兒郎,公孫瓚這次則是帶著他的三千白馬義從和幽州軍共計一萬人。
三方人馬加起來一共四萬餘人。
沿途之上,劉耀麾下的鐵騎,尤以那身披明光鎧甲的玄甲重騎為最,他們面容冷峻,步伐沉穩,如同機械般精準地推進,每一步都透露出不容小覷的紀律與威嚴。這不僅是行軍,更是一場無聲卻震撼人心的展示。
而公孫瓚的部隊,亦是不遑多讓,佇列整齊劃一,宛如一條蜿蜒卻有序的巨龍,穿梭于山川之間。他們的行進,是那樣的井然有序,彷彿每一聲馬蹄的落下,都精準地敲擊在時間的脈搏上,沉穩而有力。
反觀孫堅一方,情況則大相徑庭。不過片刻光景,隊伍中已隱約可聞嘈雜之聲,宛如平靜湖面被微風攪動的漣漪,逐漸擴散開來。士兵們的步伐開始變得雜亂無章,隊形亦顯得支離破碎,若非黃蓋等一眾將領竭力維持,只怕此刻的他們,早已失去了作為軍隊應有的基本形態,淪為了一盤散沙。
不過一名正在陣線來回疾馳的小將,倒是吸引了劉耀的注意。
看上去,也不過是十五六歲的樣子,並且眼神和孫堅神似,身穿鎧甲,手持長槍,不斷地呵斥著江東士卒,那一股子彪悍的氣質,更是讓那些江東士卒不敢多說什麼,只能乖乖照做。
文臺兄,眼前這位英氣勃發的少年郎,乃是何人?”劉耀的目光中滿是好奇,輕輕抬手,示意著身旁那位英姿颯爽的小將。
“哦,此乃是犬子,孫策,字伯符年方十六,自自幼他便對武藝情有獨鍾,勤勉不輟,日夜苦練。此番我特地帶他隨行,便是希望他能借此機會,廣開眼界,領略世間風雲,不再侷限於一隅之地,成那井底觀天之蛙。”
公孫瓚倒是頗為認可的點了點頭。
“文臺兄,此舉實為高瞻遠矚,對伯符而言,無疑是莫大的磨礪與福祉。”
“想當初,吾兒公孫續亦是在我幽州之地,承蒙我之教導,歷經數年風雨洗禮。恰逢子儀賢弟欲揮師遠征,剿滅異族之患,我便毅然決然地將續兒送入其麾下,望他能在戰火中錘鍊意志,成長為真正的鐵血男兒。”
“雛鷹要飽受挫折,方才能翱翔九天。”說罷公孫瓚有些自豪的看著統領一軍的公孫續。
孫策見狀連忙招了招手。
“來,伯符,快來見見你這兩位叔父!”
雖然劉耀的年齡和公孫瓚還有孫堅都相差不少,但是如今的他們都屬於十八路諸侯之一也算是同僚,孫策是他的兒子,而且劉耀的身份在這,論輩分讓自己兒子去管劉耀叫叔父也是應該的。
孫策聞言,步伐穩健,眼中閃爍著敬仰之光,躬身行禮道:"侄兒伯符,拜見兩位叔父。侄兒久聞二位叔父在幷州與幽州屢建奇功,北拒異族,威震四方,心中敬仰已久。今日得見真容,方知英雄氣概,果然名震遐邇,非虛言也!"
“希望日後兩位伯父能夠多提點提點小侄。”說著孫策用那種十分崇拜的眼神的看著劉耀。
在這片浩瀚的大漢疆土上,年輕一輩的俊傑們,誰人不識劉耀之名?他的事蹟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無數人心中的夢想之路。每一個有志青年,無不夢想著能如劉耀一般,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有多少人都希望能加入到劉耀的麾下,建立不朽的功績。
劉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目光深邃地鎖定在孫策身上,這位即將在江東掀起風雲的小霸王,即便是曹操也曾讚譽其“獅兒之勇,難以爭其鋒”。而今,他卻以一種近乎謙卑的姿態,喚自己為叔父。“呵呵,孫賢侄,年輕有為啊,讓叔父我好好看看。”
言罷,劉耀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