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新晉小三元! (第1/3頁)
飛魚愛吃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姜瑜徹底燃起鬥志,他想要給這個朝代一點震撼!
很快臨近院試,有道是四月荊南饒節物,橘綠橙黃滿篋。
春天徹底來到,整個臨陽縣徹底奼紫嫣紅起來。
因著學徵大人從京城來,所以半個月前,學子們便知道這院試要開始了。
姜瑜也在這生機盎然的氛圍中,走上了院試的路途。
要說和前兩次有什麼不同,姜瑜只感覺自己一片從容,這一次他不再緊張,反而覺得一切都在把握之中。
就連心蓮她們都看出來了,自從大小姐送來信後,少爺便更加刻苦和急迫。
彷彿要快點參加考試,這確實是姜瑜的想法。
因為他覺得這進度實在太慢,就算考完院試,還要等三年才能到鄉試。
這科舉之路太漫長,姜瑜已經有些失去耐心,但他這時便會練字,隨後想到,就算是在現代,也沒有那麼快。
姜瑜帶著阿福踏入官府,這裡就是接下來兩天的考場。
姜瑜像前兩次一樣將保單遞出去,並任其檢查是否有疑物。
因為只考兩天,所以對於姜瑜而言反而輕鬆許多。
進入考場內,每個人的空間要比前兩次大,因為從人數上來說,已經篩掉一大批學子。
考試題目也與之前兩次相差不大,所以姜瑜不擔心。
很快試卷發下來,第一題便是: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出自《禮記·學記》,這道題其實就是再講教育,意思是:在不合正道的事發生之前加以禁止,叫做預先防備;
在適當的時候加以教導,叫做合乎時宜,不超過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教導,叫做順應;使學生相互觀摩而得到好處,叫做切磋。這四點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
姜瑜寫下後面的內容: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隨後便閱讀第二道題,此題寫到:可見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攻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出自《春秋·左傳》(卷七宣公·晉楚邲之戰)
看來這位鍾大人是個善戰的軍人,這題其實對於只讀聖賢書的學生們來說有些為難。
意思是:見到有利就前進,知道艱難就撤退,這是治軍的良好準則。
兼併弱小之國,攻討昏昧之國,這是用兵的良好韜略。見到有利就前進,知道艱難就撤退,這是治軍的良好準則。
兼併弱小之國,攻討昏昧之國,這是用兵的良好韜略。
姜瑜思考著出題者的用意,難道又要有戰事發生?
可近來沒聽過什麼訊息啊,真是難為人。
不過他還是打起精神,想著破題的方式。
便以:舉不失德,賞不失勞,老有加惠,旅有施捨,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
這個角度進行破題,接下來就好寫許多了。
姜瑜往下開始編:軍中之事,不可待君命,諸將為主。善戰者,能發其眾。
後兵而先至於戰者,此兵之要也。
當戰,先則能制敵,後則為敵所制。
行兵先敵,此時不可失。
兵之原,至貴者,固而不可固也。牽則執之,為敵所牽則。
正兵者,陳之常也;而陣之巧,皆在於將帥之心也……
愛民之力,養民之命,勝敵之道,示民之必得。
姜瑜看著他絞盡腦汁才憋出來的文章,其實不太滿意,但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