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不脫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間就到了三月中旬,這個時候土豆已經栽種完了。
而陳若彤的地瓜育苗工作也已經開始了。她指揮著佃農們將地瓜一個緊挨一個地擺在鋪有薄薄一層土壤的地面上,然後均勻地噴上水,以保持環境的溫暖和溼潤。
僅僅過了幾天,地瓜就開始發芽了。每個地瓜上長出十多株嫩芽,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嫩綠的芽兒逐漸長大,十多天後便長成了高高的綠苗。接下來,就是移栽地瓜苗的重要環節。
先將一籠籠田地刨出小坑來,再往坑裡注滿水,佃農們小心翼翼地將綠苗從地瓜上掰下來,栽種到注滿水的小坑裡。每一株地瓜苗都被細心呵護,確保它們能夠茁壯成長。
今年,她把空間裡的所有地瓜都拿了出來,作為種子,共栽種六畝地。
與栽種土豆相比,栽地瓜苗要複雜許多。不僅需要精心準備土壤,還得注意澆水和培土等細節。但對於陳若彤來說,這都是值得的努力,因為她知道只有這樣才能收穫豐碩的果實。
與此同時,辣椒苗,西瓜苗,西紅柿苗也已經長大,也可以栽到地裡面了,所以陳若彤的整個莊子上忙得熱火朝天,每個人都累著並快樂著。
陳老頭的莊子和其他幾個小莊子,水田旱田也都同時開始春耕播種了。
陳家這段時間裡,從上至下每個人都是異常忙碌,彷彿一刻也停歇不下來。
陳若彤深刻地意識到,目前手頭上的人力明顯不足。
尤其是當她計劃前往京城購置產業並開設店鋪時,不僅需要攜帶一部分經驗豐富的老員工一同前行,更迫切需要引入一批新的力量來充實團隊。只有如此,才能確保各項事務順利推進。
於是,陳老頭親自提筆修書一封寄往陳家堡,信中囑託陳老族長幫忙尋覓幾位聰慧機敏、識文斷字且精於算術的年輕後生前來務工。
並且承諾給予他們豐厚的酬勞待遇,相信透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激發陳家堡村民們的積極性,進而推動整個村莊逐步走向繁榮昌盛之路。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陳老頭與陳若彤達成一致意見:待到今年的土豆和地瓜迎來大豐收之際,將它們全部留存下來當作種子妥善儲存。
待到明年,再向陳家堡輸送更多的優質種子,鼓勵鄉親們率先嚐試種植土豆和地瓜這兩種高產農作物。希望藉此舉措幫助大家早日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
張知府乃是一位兢兢業業、一心為民的好官。他深知民生之重,故而常常不辭辛勞地深入民間,親力親為去探訪百姓生活的點滴細節。
這一日,張知府身著便服,輕車簡從,來到了鄉間田野之中。
他漫步于田埂之上,與那些辛勤勞作的老農們親切交談。他們圍坐在一起,就像一家人般融洽和諧。
張知府仔細詢問著今年的播種進度以及農作物的生長狀況,還不時彎下身來,親手撫摸那嫩綠的幼苗,感受著大地的生機與活力。
當然,此次前來,張知府還有一個重要使命——視察陳若彤的大莊子。
他要弄清楚這個莊子裡究竟種植了哪些農作物,尤其是備受關注的土豆到底栽種了多少畝;此外,對於那種據說產量極高的新奇作物地瓜,他更是充滿好奇,迫切想要知道它長什麼模樣。
只有將這些情況摸查得一清二楚,張知府才能放心地將訊息傳遞給甄羽大人,並透過甄羽轉達至聖上御前。
因為這些資訊不僅關乎百姓的溫飽問題,更可能影響到整個國家的農業發展大計。
所以,無論多麼辛苦勞累,張知府都覺得自己責無旁貸,必須全力以赴完成這項艱鉅而又光榮的任務。
陳若彤從空間裡拿出五六個地瓜,給張知府看,“張叔,這地瓜是我那海外的